《深圳机场集团:深圳机场2020年四型机场智慧机场建设示范项目报告(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机场集团:深圳机场2020年四型机场智慧机场建设示范项目报告(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深圳机场 2020 年四型机场智慧机场建设示范项目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2-深圳机场近年来快速发展,截止至 2019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 万万,同比增长 7.3%,全球排名第第 26 位位;国际旅客吞吐量突破 500 万万,增速连续三年超过 30%,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一位第一位。货邮吞吐量达到 128 万吨万吨,逆势上扬,同比增长 5.3%,全球排名第第 23 位位。2020 年上半年,保障进出港旅客 1418.7 万万人次,累计货邮吞吐量 61.5 万万吨,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4.5%,其中国际及地区货量同同比增长比增长 14.5%,客货量及增速均处于全国大型机场前列。民航中
2、南局2019年下发了 民航中南局关于支持深圳机场建设智慧机场先行示范的指导意见,全力支持深圳机场推进以智慧为引领的四型机场建设。为贯彻落实“四型机场四型机场”建设,深圳机场在民航局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机场先行先试,创新性启动智慧机场建设,以“打造数字化的最佳体验机场”为愿景,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全面、系统推进大服务、大运行、大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制定智慧机场建设总体蓝图,在智慧机场建设方面初具成效。一、智慧机场总体技术架构为了落实智慧机场建设蓝图,深圳机场规划了“四横四纵”的总体技术架构。“四横”主要是端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四纵”是大安全、大运控、大服务及大管理四大业务
3、体系。-3-二、示范项目(一)便捷智慧的大服务2020年,深圳机场以全链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为着眼点,以精准抓好新冠疫情防控为重点,全面推广无感红外体温检测、无纸化便捷通关、推进“OneID”的无感出行、“OnePort”员工移动服务、推动应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推进综合交通的空地协同平台建设。-4-1.基于数字防疫的智慧口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深圳机场联合海关、边检和各航空公司,加强对国际进港航班的联合防控,率先启用精准检疫新模式。通过利用无感红外测温设备,实现对每位通关的旅客进行自动化、全方位体温监测;通过“指尖”申报小程序,率先实现旅客健康信息无纸化申报;通过升级智慧航显终端设
4、备,实现佩戴口罩旅客的人脸识别,识别率达 95%以上;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视频监控全覆盖,筑牢境外疫情输入的联防联控电子防线;第一时间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工作。通过智慧口岸的建设,深圳机场在疫情防控中的良好表现得到了世卫组织专家组世卫组织专家组、国务院联防联控十三指导组国务院联防联控十三指导组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5-2.OneID 全流程旅客出行服务通过采用OneID旅客数字化身份的技术手段,使用小程序、APP、公众号统一入口,后台打通各相关应用系统,建立完整的旅客画像,统一旅客身份数据,实现旅客行为追踪,运用大数据及AI技术,提供场景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线上精准服务。2019年已
5、上线旅客数字化身份识别和在线值机、退改签服务、临时乘机证明、易安检、行李跟踪等34项应用,自上线以来累计服务超过334万人次,改进了机场服务质量,提升了机场社会形象,并被中新网、环球网、凤凰网、消费日报、深圳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20年继续完善旅客服务功能,已上线航延电子餐劵、航延乘车导引、贵宾服务预定、一键连WiFi、一键暂存、查周边-6-等21个应用,基本实现线上小程序,线下一张脸的目标基本实现线上小程序,线下一张脸的目标。OneID是目前全国机场最活跃的小程序,日活跃量最高达到1.3万人次。2020年7月荣获CAPSE2019优秀创新服务案例及创新服务奖荣誉。航延服务.m p4航延
6、视频.m p4-7-3.OnePort 员工移动协同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员工一站式移动综合服务平台,为员工打造工作助手和生活助手两大亮点服务应用,将空港通实体IC卡升级为数字微卡,通过一部手机实现员工一站式服务,覆盖员工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环节。平台提供企业微信基础办公、员工微卡、员工日程工作应用、员工服务应用及现有应用接入等5大模块共计27个应用(含12个接入应用)。2019年来,已开通企业微信号、航班动态信息、随手拍、网络视频会议、会议助手等部分服务功能,完成开发并部署现场测试环境的应用共9个。2020年持续完善平台建设,已陆续开通员工微卡、福利申领、员工活动、门禁通、访客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