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于:2025“十五五”绿色环保市场研究之政策系列之五: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辰于:2025“十五五”绿色环保市场研究之政策系列之五: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辰于“十五五”绿色环保市场研究之 政策系列: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马心语、张关立、甘振宇 2025 年 1 月 01 前言 02 第一部分 产业规划与引导政策 03 一、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综合目标 04 二、工矿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05 三、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08 第二部分 财政补贴与价格政策 09 一、完善价格政策,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09 二、中央拨付土壤污染防治资金 10 第三部分 市场准入与供给控制政策 11 一、健全土壤污染相关法律法规 12 二、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与排污许可管理 13 三、建立健全动态监测 14 四、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15 五、推进土壤修复领域
2、第三方治理 16 第四部分 税收优惠政策 17 一、企业所得税减免 17 二、增值税减免 18 第五部分 金融及土地等要素支持政策 19 一、创新投融资模式,设立土壤污染治理专项基金 19 二、增强融资渠道支持 21 第六部分 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持政策 22 一、技术创新政策 23 二、研发支持政策 24 附表 24 附表 1-1 主要产业规划与引导政策 25 附表 2-1 主要财政补贴与价格政策 26 附表 3-1 主要市场准入与供给控制政策 27 附表 4-1 主要税收优惠政策 28 附表 5-1 主要金融及土地等要素支持政策 29 附表 6-1 主要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持政策 辰于“十五五”绿
3、色环保市场研究之政策系列: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辰于咨询 1 前言前言 随着生产工业化和农业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控制污染源头、推动绿色生产成为推动土壤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国家政策法规一直是环保工作的中坚引导力量和关键推手,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政策重心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成熟完善再到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过程。本文从产业规划与引导政策、财政补贴与价格政策、市场准入与供给控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持政策六个维度出发,详细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政策现状及演变过程。辰于“
4、十五五”绿色环保市场研究之政策系列: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辰于咨询 2 第第一部分一部分 产业规划与引导政策产业规划与引导政策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行业的政策重心逐步从调研探索、风险管控向系统化、绿色化治理升级转变。同时,随着监管体系日益完善,修复技术逐渐成熟,逐步实现全过程系统化协同发展,推动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辰于“十五五”绿色环保市场研究之政策系列: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辰于咨询 3 一、土壤污染防治一、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与修复的综合目的综合目标标 1.“十二五”时期:污染情况全面调查、建立行业标准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实施政策约束的起步阶
5、段。这一时期国家的核心任务集中在建立行业标准、明确管理责任以及搭建评估框架上。尽管国家政策开始聚焦于土壤污染治理与防控,但制定清晰的评估标准和界定相关职责依然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十二五”伊始,国务院就在 2011 年 12 月15 日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完善土壤环境标准、建立土壤污染评估和修复制度、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历史遗留污染场地的大政方针。2013 年 1 月 23 日,国务院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明确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土壤污染与修复的量化工作目标:到2015 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
6、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 80%;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 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 50 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2.“十三五”时期: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提升治理质量“十三五”开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质量提升成为了主要的政策指针。2016 年 5 月 28 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为“十三五”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局提出了承上启下的计划:风险管控方面,强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区域和污染物,实施分类管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对农用地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