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瓯海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瓯海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瓯海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征求意见稿)温州市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4 年 6 月瓯海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4-2035)文本I目目录录1 总则.11.1 规划背景.11.2 指导思想.11.3 规划原则.11.4 规划依据.21.5 规划范围.41.6 规划对象.41.7 规划期限.42 现状分析和规划解读.52.1 现状分析.52.2 规划解读.63 规划目标.83.1 总体目标.83.2 分期目标.83.3 规划指标体系.84 规模预测.104.1 建筑垃圾产生量预测.104.2 建筑垃圾利用和处置规模预测.1
2、05 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规划.115.1 建筑垃圾源头减量目标.115.2 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措施.115.3 建筑垃圾源头污染防治要求.116 建筑垃圾收集运输规划.136.1 建筑垃圾收运模式.136.2 建筑垃圾收运要求.136.3 建筑垃圾分类收运.146.4 建筑垃圾收运设施设备.157 建筑垃圾利用及处置规划.207.1 建筑垃圾直接利用.207.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207.3 建筑垃圾处置.217.4 建筑垃圾利用及处置设施.228 建筑垃圾存量治理规划.238.1 存量建筑垃圾现状分析.238.2 存量治理工作机制.238.3 存量治理计划.238.4 存量治理要求.239 建
3、筑垃圾监督管理规划.249.1 管理制度机制建设.249.2 部门职责分工.259.3 全过程数字化治理建设.26瓯海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4-2035)文本II9.4 突发应急处置.2610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规划.2810.1 规划目标.2810.2 产业发展重点.2810.3 产品质量管控.2810.4 产业支持策略.2811 近期规划实施计划.3011.1 近期工作规划.3011.2 近期项目规划.3112 规划实施保障.3212.1 政策保障.3212.2 组织保障.3212.3 资金保障.3212.4 土地保障.3212.5 技术保障.33瓯海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4、防治规划(2024-2035)文本11 总则总则1.11.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2020 年 9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施行。新固废法将固废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废”五大类,将“建筑垃圾”单独作为一大类进行管理。新固废法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建筑垃圾管理从法律上提出了建立“政府版”的分类、利用和管理的“两制度一体系”新要求。新固废法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应当制定包括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等在内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
5、规划。2020 年,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要求统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动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分质利用,完善收集、清运、分拣、再利用的一体化回收处置体系。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明确适用场景、应用领域等,提高再生产品质量。2021 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率先建成省级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和跨市域处置协调机制。到 2022 年底,全面推行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数字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到 2025 年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 90%以上,“三化”管理水平和数字化综合监管水平居全国前列。浙江省固
6、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于 2022 年 9 月 29 日修订后,202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将进一步加强全省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处置工作,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构建建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大量产生。传统的建筑垃圾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置方式,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士地资源,而且浪费了许多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筑垃圾处置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统筹部署瓯海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管理、综合利用、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部门协同监管、全过程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