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68页).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目录目录 一、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7 二、流行病学.8(一)传染源、传播方式及潜伏期.8(二)流感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和季节性.9(三)疾病负担.10 1.健康负担.10 2.经济负担和健康效用.17(四)流感的预防治疗措施.18 三、流感疫苗.19(一)国内外上市的流感疫苗.19(二)免疫原性、效力和效果.20 1.全人群.20 2.孕妇.21 3.儿童.22 4.学生.26 7.医务人员.29(三)免疫持久性.30 2 (四)安全性.31(五)疫苗成本效果、成本效益.33(六)疫苗相互作用.35 四、2021-2022 年度接
2、种建议.37(一)抗原组份.38(二)疫苗种类及适用年龄组.39(三)建议优先接种人群.39 1.医务人员.39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40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0 4.重点场所人群.40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40(1)60 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40(2)6-23 月龄的婴幼儿.41(3)2-5 岁儿童.41(4)慢性病患者.41(5)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41(6)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41(四)接种剂次.41 16 月龄-8 岁儿童.42 29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42 3 (五)接种时机.42(六)接
3、种部位及方法.43(七)疫苗储存.43(八)禁忌证.43(九)药物相互作用.44(十)接种注意事项.44(十一)接种记录及评估.45 4 摘要摘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 300 万-500 万重症病例,29 万-65 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4、叠加流行的情况。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 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 为裂解疫苗,LAIV 为减毒疫苗。除个别地区外,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 年2020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
5、外最新研究进展,在 2020 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5 更新了我国 2021-2022 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第五,更新了 2021-2022 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 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
6、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 14 天。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 60 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 月龄-5 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 月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