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撰写指南(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撰写指南(9页).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技术文件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撰写指南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统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术语和格式,提高报告质量,特制定本指南。第二条第二条 本指南适用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出具的按计划执行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应急评估报告可参考本指南酌情删减。第三条第三条 报告撰写的一般原则:(一)报告撰写应遵循本指南所规定的格式;(二)报告应基于国际公认的风险评估原则即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四步骤撰写;(三)报告不以“我”或“我们”等第一人称表述,而应使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2、(四)报告的措辞力求简明、易懂、规范,专业术语必须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使用的风险评估术语及相关法律用语一致;(五)报告应尽可能使用科学的定量词汇描述,避免使用产生歧义的表述;(六)报告应客观的阐述评估结果,科学地做出结论,必要时可引用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已有的评估结论。第二章第二章 报告体例报告体例 第四条第四条 一个完整的报告应该由封面、项目工作组成员名单、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技术文件 谢、说明、目录、报告主体和相关附件等 7 部分内容组成,并按此顺序排列。(一)报告封面:封面应含有报告题目、报告序列号、起草单位和时间等信息。(二)项目组成员名单:该部分应包含风险评估项目专家组成员
3、和工作组成员等对评估有贡献的所有人员信息。(三)致谢:致谢的对象应包括:在经费及数据协调、数据采集以及其他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的相关单位和专家。(四)报告说明需包含以下内容:1.任务来源和评估目的;2.评估所需数据的来源及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等阐述;3.报告起草人、评议人及待评估因素的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声称;4.报告可公开范围;5.报告生效许可声明,如:本报告经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认可后生效。第五条第五条 报告主体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标题 1.报告标题应简明扼要,高度概括报告内容,并含有被评估因素及其载体信息和“风险评估”关键词。2.报告标题应用中英文双语书写。国家食品安全
4、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技术文件(二)摘要 1.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评估目的、被评估物质污染食品的途径、对健康的危害、推荐的健康指导值(若有)、评估所用数据来源、暴露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评估结论和建议等。2.一般不对报告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三)缩略语:为了减少后续报告撰写中使用冗长术语,也使受众群体更好地理解报告,报告中所涉及的所有缩略语需集中列出中英文全称对照。本指南中总结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中常用的缩略语,具体内容见附录。(四)前言:该部分主要对与评估工作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具体为:1.开展评估的原因和目的。2.与待评估因素及其载体相关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方面的现状和进展。(五)一般背景资料 1.
5、待评估因素的理化/生物学特性: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危害因素(化学污染物、食品添加剂、营养素、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迁移物、微生物、寄生虫等)的理化和/或生物学特征进行描述。2.危害因素来源:食品中危害因素的天然和人工来源、在食物链各环节(从农田到餐桌)中的定性或定量分布、食品加工对危害因素转归的影响等描述。3.各国及国际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世界范围内针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技术文件 待评估因素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介绍,如:该物质是否允许在食物链的某一环节使用、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及相关监管措施(如限量标准)等。4.其他:有助于受众群体理解的与评估内容相关的其他资料。
6、(六)危害识别 应详细描述使用的所有方法及原则,包括且不限于:文献检索策略及评价方法、数据可靠性、数据相关性和数据一致性评价等。文献检索策略及评价方法的内容主要包括:用于文献检索的数据库、检索字符串、用于文献筛选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筛选结果的简要呈现。1.化学物质 对化学性物质危害识别的描述应简明扼要,允许引用其他文件中的相关信息。通过对已发表的国际组织技术报告、科技文献、论文和评估报告资料的整理,获得与待评估物质相关的 NOEL、NOAEL、LO(A)EL 等参数,以定量描述危害因素对动物的毒性和人群健康的危害,具体为:1)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简要描述待评估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