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市政府: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江市政府: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56页).pdf(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二二四年九月 1 目录前言.1第一章 发展背景.2第一节基础条件.2第二节机遇挑战.3第三节重大意义.4第二章 总体要求.5第一节指导思想.5第二节基本原则.5第三节发展目标.6第四节空间格局.7第三章守好一江清水,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12第一节创新“四水一岸”综合治理模式.12第二节高质量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3第三节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14第四章坚持创新引领,构建生态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6第一节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16第二节打造绿色产业发展高地.18第三节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合作.23 2 第四节激活开放型经
2、济新动能.24第五章壮大中心城区,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27第一节增强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27第二节支持井冈山建设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28第三节推动赣江上下游合作.29第四节做优做特县域经济.30第六章畅通生态航道,建设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33第一节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支撑引领.33第二节推进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供需适配.36第三节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服务水平.37第四节强化基础设施安全应急保障.39第七章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40第一节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40第二节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41第三节加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42第八章实践共富共享,构筑革命老区美好生活幸福带.44
3、第一节提供高效便捷就业创业服务.44第二节推动教育优质公平发展.45第三节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46第四节提高养老托育服务水平.47第五节推动文化传承创新.48 3 第九章 强化保障实施,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50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50第二节加大政策支持.50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50第四节深化组织实施.51 1 前言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赣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江西的母亲河,是纵贯中国南北“京广大水道”的重要组成,赣江中游段流经吉安市境内,总长 264 公里,约占赣江全长的三分之一。党中央高度关心吉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莅临井冈山考察指导,强调“吉安要焕发出井冈山精神时代新光
4、芒”,为吉安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省委和省政府明确吉安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联动赣州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为支持吉安高质量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加快推动吉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革命老区和流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索路径、创造经验,以崭新面貌迎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三湾改编“两个一百年”,特制定本规划。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规划以吉泰走廊为核心,涵盖吉安市全域。规划面积 2.53 万平方公里,2023 年末常住人口 438.61 万人。本规划是指导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24 年至 2027 年,远期展望至 2035 年。
5、2 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基础条件近年来,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吉安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聚焦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前列的目标,认真落实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十大攻坚战”,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子,为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态势良好。2023 年吉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2735 亿元,是 2012 年的 2.6 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 8800 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水平。以电子信息为首的“1+4+N”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赣中粮仓”地位不断巩固,高新
6、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 62%、40%。生态条件优越。赣江中游干流水质优良,稳定达到类以上,吉安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列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到 67.7%,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荣获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等众多“国字号”称号,“千烟洲”模式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称号。3 文化底蕴深厚。吉安是星火燎原的红土圣地,孕育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现有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遗存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文韬武略大都在吉安试验过、预演过。庐陵文化享誉全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居全国第二、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