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3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39页).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二零二一年四月目 录前 言5一、发展环境和机遇6(一)发展环境6(二)发展机遇8二、现状与问题11(一)发展现状12(二)存在问题13三、总体要求15(一)指导思想15(二)基本原则16(三)发展定位17(四)发展思路17(五)发展目标21四、聚焦重点领域,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22(一)强“芯”引领:做大集成电路设计,做精特色工艺制造,做强封装测试能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22(二)聚“端”带动:做强笔电主业,加快做大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积极布局发展新型智能终端25(三)培育“新极”:以
2、应用为导向,加快发展先进传感器产业,提升产业链耦合协同效能26(四)延伸“应用”:加快拓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环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28五、推进重点工程,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9(一)实施协同创新工程29(二)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30(三)实施信创固本工程31(四)实施优质市场主体培育工程32(五)实施开放发展工程33(六)实施精准招商工程34六、优化空间布局,夯实载体支撑能力35七、保障措施36(一)加强组织领导36(二)完善政策支持36(三)加大土地配置37(四)强化资金保障37(五)强化人才支撑38前 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进入群体迸发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正
3、加速实现链式突破和交叉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引领、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主动谋划、科学布局、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指示要求,系统推进市委、市政府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战略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
4、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一、发展环境和机遇(一)发展环境1.全球视角: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临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新挑战。世界各国相继发布AI发展战略、5G发展战略、集成电路发展战略,加快布局产业新领域、新技术、新方向,抢占发展制高点,旨在争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高科技产业主导权,全球竞争不断加剧。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向发达国家回流,劳
5、动密集型制造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转移,我国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方面逐步失去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优势,“世界工厂”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加剧了国际大循环梗阻,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进出口贸易等外向型产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芯片、核心元器件、新型显示等领域均有较大冲击。2.全国视角: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业链整体水平不高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2011年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0.9%降至2.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3.76%降至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
6、18.48%降至-3.9%,投资、消费对工业增长的驱动力减弱。从工业产业链来看,制造业整体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关键核心设备和技术受制于人,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我国出口产品国内增加值占产品总价值的比重为67.8%,而日本和美国分别达到85.3%和85%,以色列和印度分别为74.7%和75.9%。3.区域视角:西南地区发展加快,载体平台能级提升“十三五”期间,随着“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