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44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录一、发展环境.1(一)现实基础.1(二)形势要求.2(三)运输需求.3二、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4(三)主要目标.5三、主要任务.8(一)构建协同融合的综合运输一体化服务系统.8(二)构建快速便捷的城乡客运服务系统.12(三)构建舒适顺畅的城市出行服务系统.14(四)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与物流服务系统.18(五)构建安全畅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系统.21(六)打造清洁低碳的绿色运输服务体系.24(七)打造数字智能的智慧运输服务体系.26(八)打造保障有力的安全应急服务体系.28(九)打造统一开放的运输服务市场体系.32(十)打造精良专业的
2、从业人员保障体系.34四、保障措施.36(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36(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37(三)强化科技创新支撑.37(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38附件: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指标说明.39 1 推进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和提质增效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与根本目的。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部署,按照“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环境(一)现实基础(一)现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运输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特别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 年,完成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 96.7 亿人、营业性货运量 464.4 亿吨。旅客出行服务更加便捷舒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 AAA 级及以上的区县比例超过 94%,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 100%,公共交通位居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前列。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铁路货物发送量、水路货运量显著增长,“十三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 23.8%。技术装备加快创新升级,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日渐成熟,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快速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保有量是“十三五”初期的 8 倍,C919 大型客机
4、成功试飞。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运输服务与旅游加速融合,基本实现 4A 2 级及以上景区旅游客运线路全覆盖。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电子客票加快普及,75 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数据接入监管服务平台。12328 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与此同时,我国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集中表现在: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不高,多层级、一体化综合运输枢纽体系尚未形成,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供给结构不合理服务品质不优,旅客出行服务体验有待提升,大宗物资中长距离公路运输占
5、比依然较高,冷链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等短板明显;新老业态融合发展不充分,道路客货运输产能过剩,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足,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总体缓慢;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不高,跨方式跨部门信息资源互联共享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行业安全稳定基础仍不牢固,应急运输体系韧性不强;行业治理水平不高,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尚未全面形成。(二)形势要求(二)形势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已转 3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
6、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国际国内新形势对综合运输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便民惠民利民水平,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支撑保障能力。围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安全稳定发展;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