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办公室:江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门市办公室:江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37页).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江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根据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加快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发展基础(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截至 2021 年底,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营收近 450 亿元,其中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总营收超过 20 亿元,居全省前七,相关企业超过 100 家。
2、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特色初步显现、集聚效应日益突出。随着一批相关项目的落地,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快速发展,为下一阶段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在封装测试、光电芯片、传感器、化合物半导体等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我市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链,产业“链式发展”态势逐步形成。其中,在封装测试领域,我市已集聚2华凯科技、唯是晶圆、一诠科技、浩远电子等一批覆盖产业链主要环节企业;在光电芯片领域,以五邑大学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和以奥伦德光电为代表的产业主体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在传感器和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涌现出润宇科技、华兴光电等一
3、批新兴企业。(三)技术实力持续增强通过以企业为主体、院所机构为配合构建创新体系,我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源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华凯科技等封装测试企业持续提升工艺水平,已掌握 SOT和 SOP 产品量产技术,并正谋划择机进入先进封装领域;唯是晶圆等设备制造企业已形成全自动检测装备、划片机等“卡脖子”关键设备产品供应能力;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等院所机构已自主研制出全国首颗 4800 万光场像素的工业数字光芯片,打破了世界纪录。(四)空间承载能力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我市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是唯一可提供连片三类工业用地的专业化工园区,崖门新财富环保电镀基地是占地面积最广、环境容量最大
4、的电镀产业示范园区,空间资源特色显著、园区承载优势突出。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空间承载能力,全市深入实施“园区再造”工程,将在新会区谋划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预留充足空间。在当前珠三角主要城市工业用地等指标紧张的背景下,空间资源优势3是我市承接珠三角等周边城市产业资源溢出的“强磁场”“金招牌”。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格局不断调整,国家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先后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我省大力实施“强芯计划”,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将江门市列入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集群重点城市。在广东省着力打造京沪之外的中国集
5、成电路产业第三极的战略部署下,我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契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抓广东省大力建设“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江门市区位发展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空间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着力提升我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打造生态完善、技术领先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二)发展思路积极落实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工作部署,优化完善“
6、链长制”,深入落实“五个一”工作要求,重点构建“1+4”发展体系,着4力打造封装测试一个核心产业集群,重点提升光电芯片、传感器、电子专用材料、化合物半导体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通过实施“招商引源、主体培育、创新驱动、产业集聚、人才引培、生态优化”六大工程,加快构建“一核两极多点”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到“十四五”末,江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总营收突破100 亿元,引进和培育年主营收入超过 10 亿元企业 5 家以上,过亿元企业 15 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超过 30 家。大幅提升封装测试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建成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