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指南(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指南(6页).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指南“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以下简称先导区)是发挥“5G+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设施、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优势,紧密服务地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具有全国、区域示范效应的产业集群。鼓励各地以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单位开展先导区试点建设,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融合应用创新、培育壮大产业生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等举措,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充分释放“5G+工业互联网”叠加倍增效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开展先导区试点建设可参考以下五个方面。一、发展政策先导(一)制定专项政策。(一
2、)制定专项政策。立足区域发展和产业实际需求,制定先导区试点方案,明确规划目标,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推进 5G 专网建设、设备改造、应用创新等工作,探索完善支持先导区发展的特色政策体系。(二(二)加大配套支持加大配套支持。统筹利用 5G、工业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改造升级等各类支持资金,加大对“5G+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力度。鼓励以 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情况衡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2(三)推动产融合作。(三)推动产融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5G+工业互联网”的投资力度,扩大信贷投放,形成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合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鼓励设立产业基金,
3、综合利用一揽子金融工具,以产融合作促进先导区发展。二、基础设施先导(四(四)强化强化 5G 工业专网部署工业专网部署。加快 5G 基站建设,推进5G 网络在工业企业、园区的深度覆盖。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开展 5G 虚拟专网、混合专网建设,探索开展5G 独立专网建设试点,满足生产现场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安全保障需求。培育一批网络解决方案,满足各类企业对 5G 工业专网灵活性、可管理性、安全性、定制化的需求,提升服务能力,形成示范推广效应。(五)(五)完善完善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工业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提升数据采集能力。推进 5G、边缘计
4、算、算力网络、时间敏感网络(TSN)、先进物理层(APL)、无源光网络(PON)、IPv6 等技术改造升级工业企业内外网络,促进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融合。推进工业数据互操作,构建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体系。完善升级标识解析基础设施,打造专业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3(六)探索网络建设运营模式。(六)探索网络建设运营模式。引导使用主体、建设主体、运营主体、生态伙伴等建立多元化的协同机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开展 5G 工业专网的运营和建设模式创新,探索研究资产权属确定、系统优化运维等问题,保障可持续运营。优化商业定价模式,鼓励各类服务提供商积极
5、探索网络运营、云网融合、系统建设相关综合计费模式及资费方案。三、行业应用先导(七)聚焦(七)聚焦地方地方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立足地方主导和特色产业,锚定“5G+工业互联网”发展好、见效快、后劲足的优势行业,开展重点培育、重点支持、重点攻关工作。引导工业企业加快提升 5G、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水平,充分释放“5G+工业互联网”行业赋能效应。(八)(八)培育培育创新应用场景。创新应用场景。发挥 5G 基础性、聚合性特点,融合数字孪生、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重点行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行、检测监测、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等环节,推广“5G+工业互
6、联网”二十大典型应用场景,不断巩固成熟应用、拓展新型应用、培育特色应用,带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九)开展(九)开展 5G 工厂建设。工厂建设。开展产线级、车间级、工厂4级 5G 工厂建设,推进 5G 在生产辅助环节的规模化部署和核心环节的深层次拓展。引导工业企业合理规划 5G 工厂建设路径,新建工厂一体设计、一体建设,现有工厂立足实际、逐步升级。强化 5G 工厂安全防护,安全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打造试点标杆工厂,带动重点产业 5G工厂规模化建设。(十)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