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煤炭行业2022年信用展望(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煤炭行业2022年信用展望(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 / 28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远东远东研究研究信用展望信用展望 2022 年年 1 月月 3030 日日 碳中和背景下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行业 2022 年年信用展望信用展望 作者作者:杨安澜,杨安澜,C CFAFA、F FRMRM;梅芷菁梅芷菁 邮箱邮箱: 煤炭行业的信用展望为稳定。该展望体现了远东资信对煤炭行业未来 12 个月基本信用状况的预期。 观点摘要观点摘要 展望 2022 年,我们对煤炭行业的信用展望为稳定,这一结论是基于政策面对于煤炭行业的支持,对于供需结构改善的预期,以及煤炭行业发债企业财务指标的适度改善。 从政策的导向上,2021 年 12 月初落幕
2、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立足于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要确保煤炭等初级产品供给要保障稳定,煤炭的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前提下。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 2022 年经济的总体定调为“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在“双碳”的目标方面,要做出正确认识,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可以预见的是,2022 年大概率不会出现类似 2021 年夏天“拉闸限电”这种“运动式”的减碳行动,这无论是对于煤炭行业本身或其重要的下游行业来说,都将是一个稳定的信号。 对于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预期,尤其是第二产量用电量增速的预期也支撑了我们对煤炭行业未来 12 个月信用状况的稳定展望。
3、预计第二产量用电量增速在 5.5%-5.9%的区间范围,虽然增速较 2021 年有所放缓,但是更具有可持续性,更加符合 2022 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作为煤炭消费占比最大的下游行业,电力行业的稳定增长无疑对于提振动力煤需求有促进作用。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开展,预计钢铁、建材一年内也能有一定水平的正增长。发债企业财务指标方面,从截止到 2021 年三季报的数据显示,自供给侧改革以来,煤炭行业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逐年改善,盈利水平和运营效率都呈现提高的趋势,杠杆率也开始下降。结合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这些重要的财务指标都有望在未来一年继续保持稳定或持续适度改善。 然而,一些
4、风险因素仍然存在。首先,供给侧改革以来,随着行业内企业的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要适当关注煤炭行业不同企业内结构上分化的风险。其次,煤炭行业是政策主导型的行业,需注意因政策调整力度过大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综合来看煤炭行业整体信用状况稳定,煤炭行业总体稳定的展望与大多数发行人的评级展望也相一致。未来 12 个月,煤炭行业发债企业的偿债能力将保持稳定。 2 / 28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远东远东研究研究信用展望信用展望 2022 年年 1 月月 3030 日日 一、一、行业行业近期运行概况近期运行概况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标准 2021 版,本报告中的“煤炭行业”, 属于一级行业“采掘”分
5、类中的二级行业“煤炭开采”。 (一)(一)供给供给端端 1.煤炭煤炭产能:产能产能:产能优质化,优质化,集中化趋势集中化趋势将将继续继续延续延续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且具有地域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南贫北富。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黑龙江、贵州等省份,宁夏的煤炭地位也在上升,贵州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唯一南方南方省份。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4 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中明确了我国的 14 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分别是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云贵、冀中、河南、内蒙古东部、新疆。 自 2016 年以来,我国煤炭产
6、能持续向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优势资源地区集中,截止至 2021 年 12 月的数据来看,晋蒙陕地区的煤炭产量已经达到全国产量的 72.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关于煤炭的部分提到:要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 推进以电代煤, 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 长期来看, 叠加上长期来看, 叠加上“双碳双碳”背景,背景,在在“十四五十四五”期间,东部等地区中小落后煤矿产能将继续陆续退出,主产区通过产能置换核增释放优质产能,煤炭期间,东部等地区中小落后煤矿产能将继续陆续退出,主产区通过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