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能源汽车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报告(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能源汽车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报告(55页).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I 新能源汽车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报告 吉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摘要 本报告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技术产出及布局区域、主要申请人、技术构成等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企业从整体上掌握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专利布局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海外布局欧洲市场的专利预警机制和建议。近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全球专利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及日韩美德等发达国家技术实力强,专利产出多。中日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竞争主要来源于本国企业。日韩德企业表现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海外专利保护意识。欧专局专利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美日欧发达国家
2、。液体冷却为技术创新主流,其次是空气冷却。欧专局布局重点为液冷散热,日欧韩企业及中国比亚迪表现较为突出。株式会社 LG 化学、法雷奥(Valeo)、特斯拉(Tesla)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主要的风险来源,应重点关注其电池热管理技术的相关重要专利。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应加强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复杂产品和系统集成方面的研发和布局,缩小与欧洲头部公司的技术差距,对于冷却结构相似的高风险专利应持续关注,进一步比对避免侵权风险,重视同族专利,做好专利侵权风险评估及规避,在新的技术方向加强前瞻布局,抢占先机,跟踪技术改进上的变化趋势,做好预警和布局,避免侵权风险。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报告 1 目录 报告摘
3、要 .IIII 第一章 概述.1 1.1 技术背景.1 1.2 预警的目标.9 第二章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竞争环境分析.11 2.1 全球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1 2.2 全球专利技术产出区域分析.12 2.3 全球专利技术保护区域分析.14 2.4 全球申请人排名分析.16 2.5 全球专利技术构成分析.19 2.6 小结.20 第三章 欧洲专利风险预警分析.22 3.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欧洲重点专利分析.22 3.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27 第四章 海外专利预警机制及建议.46 4.1 采取有效手段合理应对风险.46 4.2 积极开展专利布局.48 附录附录 1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5
4、050 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报告 2 图表目录 图表 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3 图表 2 主流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4 图表 3 空气冷却流程示意图.5 图表 4 液体冷却流程示意图.6 图表 5 配有 L 型金属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7 图表 6 相变材料散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8 图表 7 热管-相变材料(PCM)-风冷复合散热结构图.8 图表 8 相变材料和液冷复合冷却的热管理.9 图表 9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全球专利技术申请趋势.11 图表 10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全球专利技术产出区域.13 图表 1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主要专利产出国发展趋势.13 图表 12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5、全球专利技术布局区域.14 图表 13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各专利布局国发展趋势.15 图表 14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全球申请人 TOP10.16 图表 15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全球 TOP10 申请人专利布局基本情况.16 图表 16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全球 TOP10 申请人专利技术布局.17 图表 17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欧专局专利申请人 TOP10.18 图表 18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欧专局专利 TOP10 申请人专利技术布局.18 图表 19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专利技术布局状况.19 图表 20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各区域专利技术布局状况.20 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报告 1 第一章 概述
6、 1.1 技术背景技术背景 1.1.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为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引领汽车配件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力量。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的新能源汽车超过了 450 万辆,占全球的 50%以上。从产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看,技术水平在明显提升。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基本上都在 400 公里以上,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也达到了 250 瓦时/公斤。另外,整个产业发展的体系也渐趋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材料、电池、电机、整车、电控、生产装备等产业链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