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12页).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1Published by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中国钢铁行业脱 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Published by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2对钢铁行业而言,2020至2030是实现 巴黎协定 气候目标的关键十年。中国现有的煤基高炉产能中,78%(约每年7.308亿吨)需在2030年前进行再投资。为实现低碳转型,钢铁行业需要大规模投资来开
2、发和推广低碳钢铁生产技术。1鉴于钢铁资产的寿命较长,这一轮投资周期需避免“碳锁定”效应,即资金流动需与 巴黎协定 气候目标保持一致。零碳炼钢已具备技术可行性,但成本高昂。若要在2050年实现脱碳,中国钢铁行业预计需要至少1.6万亿元(约合2,20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资。2可持续债务市场可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本报告在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加速钢铁行业脱碳的技术路径,并阐述了转型金融如何支持钢铁行业脱碳:转型金融标准指引衔接:当然已有省级转型金融指引发布,各标准间需进一步衔接,以支持更多资金流向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中。鼓励各类实体参与转型金融市场:转型金融指引和政策需适用于各类实体,推动低
3、碳生产的应用,同时为企业提供激励,应特别关注深度脱碳技术(如低碳氢能)和中小企业转型融资支持。贴标债务市场的融资潜力:钢企可积极利用贴标债务市场进行转型融资。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低碳转型兴趣强,可持续债务市场具备为转型提供所需资金的潜力,气候债券钢铁行业认证标准等指引可协助提升可信度。碳定价机制推动转型:国内外的碳定价机制(如碳交易市场和碳关税)将增加钢企的排放成本和运营压力,促使其加快转型行动。促进绿色钢铁需求:绿色公共采购政策可以刺激绿色钢铁需求,推动钢企从高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向低碳生产 方式转变。关于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简称CB
4、I)是一个致力于调动全球资本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非营利性机构。CBI促进向低碳、增强气候韧性和公平经济快速转型所需的项目和资产进行投资。其关注的重点是帮助降低大型气候相关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成本,并为希望通过加大资本市场投资而实现气候和温室气体(GHG)减排目标的政府部门提供支持。CBI开展市场分析、政策研究、市场开发工作,为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建议,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债券及实体认证机制。报告摘要目录报告摘要 2引言 6钢铁行业脱碳的背景 4钢铁生产和脱碳方案 4中国钢企的低碳转型目标 5转型金融支持钢铁行业脱碳 政策、标准制定和市场状况 6转型金融框架和标准制定 6中国贴标债务市场
5、 8讨论 9钢铁生产低碳转型融资 9碳定价加强钢铁行业碳 管理意识和能力 10绿色公共采购促进绿 色钢铁需求 10展望 11尾注 22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3引言目前,钢铁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是全球工业行业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3钢铁行业已承诺多项气候行动,但该行业目前的脱碳进展仍落后于 巴黎协定 的目标。4此外,全球钢铁生产在地理上高度集中,近半产量来自中国。占全球产量四分之三左右的五大钢铁制造商当中,除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和日本的新日铁(Nippon Steel)
6、外,宝武集团、河钢集团、鞍钢集团、沙钢集团均来自中国。5钢铁是高碳排放行业之一,脱碳难度高。同时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低碳转型过程依赖于创新低碳技术的推广,此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全球减排共识和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需加速制定和推进减排计划。河钢集团、鞍钢集团和宝武集团(占中国钢铁总产量的22%、全球产量的12%),均已发布双碳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根据落基山研究所(RMI)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研究,若要在2050年实现脱碳,中国钢铁行业预计需要至少1.6万亿元(约合2,20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资。6研究估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中的33%将用于能效提升,23%将用于电弧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