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D:十五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形势研判与思路建议(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ID:十五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形势研判与思路建议(11页).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十五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形势研判与思路建议【内内容容提提要要】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能源革命,而储能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从而推动碳中和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新型储能同期装机增速远高于抽水蓄能,是储能应用的主力军。展望“十五五”,新型储能产业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障碍和挑战。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梳理了“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发展思路和目标,从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完善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储备体系、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发力点,希望对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安全规范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
2、意义。一一、“十十五五五五”时时期期新新型型储储能能产产业业将将面面临临的的新新形形势势(一一)新新型型储储能能产产业业快快速速发发展展为为我我国国经经济济贡贡献献新新增增长长点点从应用市场看,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 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22.6 GW/48.7 GWh,同比增长超过 260%,近 10 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截至 2023 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31.39GW/66.87 GWh,其中锂电储能产品占比达 97.4%。从供给能力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23 年我国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达到 185 GWh,同比增长 85%。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
3、23 年储能用锂电池一阶二阶材料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 80%,我国储能型电池产品海外供给量占总产量比重超过 50%,为中国制造产品全球影响力提升增添了一抹新亮色。预计 2025 年,全球及我国新型储能年度新增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行业报告资源群行业报告资源群微信扫码 长期有效微信扫码 长期有效微信扫码 行研无忧微信扫码 行研无忧免责申明:本内容非原报告内容;报告来源互联网公开数据;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微信,第一时间清理;报告仅限社群个人学习,如需它用请联系版权方;如有其他疑问请联系微信。1.进群福利:进
4、群即领万份行业研究、管理方案及其他学习资源,直接打包下载2.每日分享:6+份行研精选、3个行业主题3.报告查找:群里直接咨询,免费协助查找4.严禁广告:仅限行业报告交流,禁止一切无关信息知识星球 行业与管理资源知识星球 行业与管理资源专业知识社群:每月分享8000+份行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市场研究、企业运营及咨询管理方案等,涵盖科技、金融、教育、互联网、房地产、生物制药、医疗健康等;已成为投资、产业研究、企业运营、价值传播等工作助手。2装机或分别超过 75GW、30GW,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 70GW,到 2030 年将达到 270GW。产业发展将由规模优势向质量和效率优先变革。(
5、二二)技技术术创创新新推推动动形形成成新新型型储储能能产产业业发发展展新新质质生生产产力力在全球能源消费电力化大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将朝向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和高效率方向加速演进。刀片电池及无模组集成(CTP)等结构创新技术不断革新,推动储能系统集成效率大幅提升;电池管理系统均衡能力、电池状态估算能力均有显著改善。储能系统集成用智能传感器件和集成控制相关芯片国产供给率分别达到 90%和 50%,储能用先进功率半导体器件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3D 数据可视化、深度学习算法、储能站运行分析、智能化运维和智能运营策略等先进运维技术不断创新,实现储能电站的数据存储、运行监视、设备管理、智能运维、能量分
6、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保障储能电站安全、高效、可靠运行。先进液流电池、高效压缩空气储能产品、长寿命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快速提升。安全技术方面,从电芯、模块、电池簇、到集装箱系统的多级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产品整机方案已形成共识。阻燃电池材料和结构设计、基于热失控模型的多信号融合监测预警技术、高效绿色灭火材料和抑制复燃技术等典型关键安全技术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打造安全可靠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3新型储能产品保驾护航。预计锂电储能产品在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