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2023年网络大模型白皮书(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2023年网络大模型白皮书(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网络大模型白皮书(2023)1 目录 1.大模型发展趋势.2 1.1 大模型爆发增长.2 1.2 行业大模型一片蓝海.3 1.3 网络大模型未来已来.4 2.网络大模型愿景和整体思路.4 2.1 网络大模型的愿景.4 2.2 网络大模型的定位.5 2.3 网络大模型的内涵.5 3.网络大模型技术特征.6 3.1 算法特征.6 3.2 知识/数据特征.7 3.3 算力特征.9 3.4 MaaS 服务.9 4.网络大模型应用.10 4.1 应用场景规划.10 4.2 应用案例.10 5.网络大模型能力演进.15 6.网络大模型展望.16 致谢.18 网络大模型白皮书(2023)2 1.大模型发展趋
2、势 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和大国博弈的前沿战场和战略高地。随着 ChatGPT 的出现,全球掀起以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科技浪潮。大模型成为工业革命级的生产力工具,将会带来一场新工业革命。1.1 大模型爆发增长 ChatGPT 问世以来,大模型正经历着爆发式的发展。一系列具有数十亿甚至数万亿参数的大型深度学习模型不断涌现,中国科技企业也纷纷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大型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随着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型模型的规模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演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关键的里程碑事件:神经网络的复兴:在过去几年中,神经网络经历
3、了一次复兴,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大型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规模数据集的出现:大规模数据集的出现为大型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使得模型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计算能力的提升:随着硬件和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 GPU 和 TPU 等专门用于深度学习计算的硬件的出现,大型模型的训练和应用变得更加高效。模型架构的创新:新的模型架构,如 Transformer、BERT 等,这些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大型模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AI 技术发展浪潮 国家层面在相关政策上同步做了规划和指引,提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4、、“加快建设云网融合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网络大模型白皮书(2023)3 年 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讲话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国资委提出推动央企加大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局力度,科技部要求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着力解决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国 20 省市陆续出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网络大模型可以为各种领域的应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这些应用可以在信息化、智
5、能化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网络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这促进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为支持网络大模型的训练和部署,需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这推动了网络技术和设施的发展,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网络大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需要建设良好的教育和研究环境,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这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1.2 行业大模型一片蓝海 大型模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需要与行业结合,网络大模型是其中的一种。网络大模型是指在通信运营领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
6、用于处理大规模的网络数据和任务。大模型与行业的结合对于行业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通过与行业结合,大模型可以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我国已发布的大模型达 156 个,10 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已超 80个,大模型数量已接近美国。我国已跻身全球大模型产业发展第一梯队。根据 IDC 研究显示,中国数据量规模将从 2022 的 23.88ZB 增长至 2027 年的 76.6ZB,复合年均增长速度(CAGR)达到 26.3%,为全球第一,为大模型的持续优化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来源。行业大模型在许多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能够利用大规模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