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南京大学:2023年中国间歇性新能源投资的低碳环境协同效益评估报告(134页).pdf

上传人: AG 编号:601446 2023-06-30 134页 15.41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间歇性新能源投资的低碳环境协同效益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1. 间歇性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新能源资源禀赋与电力需求存在地理不均衡矛盾,导致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较为突出;新能源的波动性引起的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对电网整体规划提出了挑战。 2. 市场化改革、储能发展对间歇性新能源发展的影响:市场化改革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对间歇性新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 新能源低碳和环境协同效益评估及布局优化:基于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分析新能源在碳中和进程中发挥的低碳环境协同效应,并揭示新能源碳减排和协同环境效益的时空异质性。 4. 基于区域异质性的新能源碳减排不确定性评估:厘清含间歇性新能源的电力系统的碳减排能力和减排风险成为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重要问题。 5. 电力市场改革对新能源协同低碳环境效益的影响评估:电力市场改革对新能源减排价值的直接影响小,而对于各类电源长期投资的间接影响大。 6. 基于储能调节的新能源投资的低碳环境协同效益评估:储能投资增加了新能源碳减排效益,但存在地区差异。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中国间歇性新能源投资的低碳环境协同效益评估,揭示了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市场化改革、储能发展对新能源发展的影响,为新能源投资和低碳环境协同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储能如何提升新能源减排效益? 储能对新能源环境协同减排效益有何影响? 储能投资的经济环境价值如何体现?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