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2023信息通信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蓝皮书(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2023信息通信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蓝皮书(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信 息 通 信 产 业 知 识 产 权 联 盟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信息通信产业具有“产业未动、标准先行”的鲜明特点,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深耕于移动通信、Wi-Fi、蓝牙等重点技术领域。在移动通信方面,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信息通信产业主体向3GPP提交的5G提案总量超过30万件,其中我国企业贡献占比超过30%。无论是提案贡献度排名还是提案通过占比排名,排名前十位中我国企业均占据四席以上。其中提案贡献度排名中,华为以17.48%的5G提案贡献度排名第一位,中兴(6.08%)、大唐(3.89%)、中国移动(2.8%)分别排名第四、第七和第十位,中国移动5G标准贡献度位居全球
2、运营商第一阵营;提案通过占比排名中,华为以提案通过占比22.05%排名第一位,中国移动以3.11%的通过占比排名第七位,大唐以2.6%的提案通过占比排名第八位。在Wi-Fi方面,2013年至2021年间全球创新主体共提交Wi-Fi6提案数量2800余件,提案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厂商包括华为和中兴,分别位列提案数量的第二位和第十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
3、公司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本蓝皮书版权属于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蓝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信息通信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蓝皮书信息通信产业具有“产业未动、标准先行”的鲜明特点,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深耕于移动通信、Wi-Fi、蓝牙等重点技术领域。在移动通信方面,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信息通信产业主体向3GPP提交的5G提案总量超过30万件,其中我
4、国企业贡献占比超过30%。无论是提案贡献度排名还是提案通过占比排名,排名前十位中我国企业均占据四席以上。其中提案贡献度排名中,华为以17.48%的5G提案贡献度排名第一位,中兴(6.08%)、大唐(3.89%)、中国移动(2.8%)分别排名第四、第七和第十位,中国移动5G标准贡献度位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提案通过占比排名中,华为以提案通过占比22.05%排名第一位,中国移动以3.11%的通过占比排名第七位,大唐以2.6%的提案通过占比排名第八位。在Wi-Fi方面,2013年至2021年间全球创新主体共提交Wi-Fi6提案数量2800余件,提案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厂商包括华为和中兴,分别位列提案
5、数量的第二位和第十位。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信息通信行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不断推动产业间融合发展,同时面临新的知识产权挑战。本报告聚焦于信息通信产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新态势,对信息通信产业创造、保护和运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我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本报告主要观点如下:信息通信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创新浪潮。目前5G演进进入中场,6G研发渐行渐近,各国纷纷加强信息通信基础技术研究和产业生态培育。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四成以上,我国通信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制造商
6、等产业主体都是创新贡献的主力军。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我国产业主体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位于全球前列。与此同时,我国产业主体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共享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我国信息通信产业逐步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我国产业主体积极进行专利许可路径探索,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就自主研发成果收取合理许可费,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产业主体还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并就重点知识产权问题贡献治理智慧,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我们希望构建适合信息通信产业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一是,尊重产业创新,创新回报应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二是,鼓励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