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22年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变革路径和转型风险研究结题成果报告(1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2022年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变革路径和转型风险研究结题成果报告(151页).pdf(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变革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变革路径和转型风险研究结题成果路径和转型风险研究结题成果报告报告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金光集团思想库金光集团思想库 2022 年年 6 月月 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汤汤 绪绪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联合国特别机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联合国特别机构世界气象组织构世界气象组织(WMO)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 杨秋怡杨秋怡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玉涛王玉涛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大学环
2、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左志燕左志燕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 李李 琴琴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欧阳慧灵欧阳慧灵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王王 戎戎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邢晓帆邢晓帆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研究生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研究生 徐思清徐思清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包存宽包存宽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田田 丰丰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
3、程系讲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讲师 王艺潼王艺潼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助理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助理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1 一一、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及中国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及中国“双碳双碳”转型的成果与局限转型的成果与局限.3 1.全球碳中和推进目标在深化承诺付诸行动与碳排放反弹困境间反复.3 2.我国持续发挥“第一表率”作用,形成内外统筹高质量发展新模式.9 二二、“生态碳汇生态碳汇”的进展的进展、潜力潜力、影响和风险及对策建议阶段性成果影响和风险及对策建议阶段性成果.20 1.我国生态碳汇的现状和潜力.22 2.提升生态碳汇的路径和四条对策建议.30 3.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
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供给体系影响的六条建议.35 三三、我国我国“生物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潜力及成本分析阶段性成果与建议能源的发展潜力及成本分析阶段性成果与建议.42 四、数字治理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作用、影响及未来发展建议四、数字治理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作用、影响及未来发展建议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50 1.关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数字治理的建议要点.50 2.发达国家的战略与实践.52 3.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数字减碳理念的形成.62 4.关于新兴经济体数字减碳的有效路径.81 5.关于我国的角色与作用的发挥.84 五、碳中和重点行业减排增汇的成本收益和路径优化研究阶段性五、
5、碳中和重点行业减排增汇的成本收益和路径优化研究阶段性成果成果.90 1.基于能源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的碳减排优化路径.90 2.低碳发展的规划路径.103 3.减污降碳协同视角下的碳减排路径.108 4.如何破解全球气候治理之困.113 5.破解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之困的新思路.116 6.基于能源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的碳减排优化路径初步研究成果和建议.126 7.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低成本减煤优化路径初步研究成果和建议.129 六、企业投资生态碳汇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评估试点研究阶段性成六、企业投资生态碳汇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评估试点研究阶段性成果果.138 1.研究进展.138
6、2.在国内外碳汇交易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大建议.146 1 摘摘 要要 本报告通过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变革路径和转型风险五大问题的初步研究,(1)明确了中国陆地碳汇在全球陆地碳汇中的份额与中国的陆地碳汇部分抵消其当代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的水平、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发展潜力,梳理了企业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主要路径,并提出了提升生态碳汇路径的四条对策建议;(2)针对气候脆弱性问题,提出了加强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的能源供给体系韧性建设的建议;(3)在探索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对碳中和的贡献,并考虑生物质发电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提出了鼓励开展“生物质”能源发展示范试点的建议,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