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趋势展望报告(繁体版)(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永: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趋势展望报告(繁体版)(14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本文研究現階段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市場的市場規模、發展階段、產業生態、服務環節和商業模式,總結產業發展特徵。結合 EY-Parthenon 的研究方法,我們對中國跨境物流產業主要參與者的競爭能力和經營表現進行評估。同時,EY-Parthenon 團隊還對跨境物流的產業新風向進行預測,並對未來的機會與挑戰進行分析。本文有助於電商企業、物流企業、投資者、政府規劃和監理機關等瞭解產業現狀與趨勢,積極調整策略,擁抱新機會。中國跨境電商 物流發展趨勢展望 2 中國跨境電商產業概覽 01 市場規模市場規模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網路滲透率持續成長,網路購物已經走向國際化,中國跨境電商市場從 20
2、15 年開始快速成長並延續至今,同時,中國持續提出多項支持性政策,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產業規範發展,特別是 2020 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受到抑制,消費者轉向線上購物,亦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根據相關公開資料顯示,2021 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整體規模已經達到人民幣 14.6 兆元,過去 5 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接近 18%。同時,傳統對外貿易逐步向線上轉移,滲透率逐年上升,2021 年中國跨境電商整體滲透率達到 40%。結構上而言,中國出口電商的交易金額占比達到整體市場規模的 80%,而進口電商的交易金額約占整體市場 20%,出口規模將近為進口規模的 4 倍。出口電商:出口電商:受益於政
3、策加持、外貿轉型、需求成長、線上流量紅利持續爆發,中國出口電商依舊處於快速成長期。我們認為標竿品牌在品牌化布局、多管道經營、數位化轉型方面都在加速中,同時亦在精緻化、當地化營運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EY-Parthenon計算 2020 年中國出口電商交易規模達到人民幣 9.7 兆元,同比前一年成長21.25%;2021 年出口電商雖經歷平臺關店風波,但交易規模仍可超過人民幣 11兆元,出口電商前景依然具發展潛力。進口電商:進口電商:2021 年中國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預計達人民幣 3.1 兆元,發展趨近成熟,過去 5 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為 25%。受疫情影響,國際供應鏈穩定性出現波動,中國進口電商
4、交易規模成長速度有所放緩。後疫情時代,隨著全球供應鏈正常化、中國經濟復甦帶來消費升級以及中國政策的推動,我們預期進口電商交易規模將會進一步提高。3 02 驅動因素驅動因素 透過 EY-Parthenon 團隊對市場的分析,我們認為消費者偏好、供應鏈優勢、政策消費者偏好、供應鏈優勢、政策利多利多、基、基礎設施成熟礎設施成熟是推動中國跨境電商市場快速成長的四大因素:1.消費者偏好消費者偏好 中國人均可支配所得成長,消費者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對健康有機、品質生活等消費認知提升,推動進口消費需求持續成長。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疫情促使中國消費者轉向國際網路購物,尤其 Z 世代年輕消費族群更傾向於網路購物,減
5、少前往商店或購物中心消費的頻率。2.供應鏈優勢供應鏈優勢 中國及周邊地區憑著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成為世界工廠,儘管疫情期間國際供應鏈出現不穩定情況,但中國仍維持世界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產品供應鏈,銷售模式也促進線上流量成長,催生直播電商、社群電商等新型模式,不僅在中國受到歡迎,在全球也廣泛流行,成為平臺新的成長動力。3.政策利政策利多多 中國的支持政策為跨境電商產業帶來發展機會,從進口政策來看,中國政府已推出多項對進口產品類別和數量限制的鬆綁政策,降低增值稅和消費稅,鼓勵進口需求進一步成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各國提出利多政策,將使中國品牌拓展到海外市場,激發跨境出口電商的發展機會
6、。4.基礎設施成熟基礎設施成熟 全球網際網路和電商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特別是歐美和東南亞等國家,線上支付、倉儲物流、轉運清關等產業基礎配套設施日趨成熟,為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奠定基礎。03 產產業生態圖業生態圖 中國跨境電商生態經過多年發展相對成熟,各領域都有知名參與者,主要由供應商向跨境電商平臺提供產品,再由跨境電商平臺提供多元化管道觸及終端消費者。此過程中,由多領域服務商為跨境電商交易主體提供服務保障,服務商主要為營運銷售服務商、金融服務商、技術服務商以及物流服務商等。4 具體而言,跨境電商平臺交易參與者可以分為出口電商、進口電商兩大類。在供應商供貨環節,主要的市場活動參與者有原物料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