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1年消除蓝天下的隐形污染-攻克臭氧难题的国际经验研究报告(6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1年消除蓝天下的隐形污染-攻克臭氧难题的国际经验研究报告(61页).pdf(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关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贺克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 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世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伏晴艳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谭钦文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李云婷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高工薛文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空气质量模拟与系统分析中心主任研究员陆克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袁自冰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张宏亮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胡建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 涛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AirAsia,简称CAA)是一家国际非营利性
2、组织,致力于改善亚洲区域空气质量,打造健康宜居的城市。CAA 成立于 2001 年,是联合国认可的合作伙伴机构。CAA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在中国北京和印度德里设有办公室。CAA拥有来自全球的261个合作伙伴,并建立了六个国家网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和越南。CAA 自 2002 年起在中国开展工作,专注于空气质量管理、绿色交通和能源转型。2018 年 3 月 12 日,CAA获得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 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证书,在北京设立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菲律宾)北京代表处。CAA 接受公安部及业务主管单位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气治理领域的能力建设、研
3、究和宣传教育工作。报告团队审稿人付 璐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撰稿人 张伟豪高级环境研究员万 薇空气质量项目主任致谢执行摘要3背景 81.目标制定、监测评估与达标管理10 1.1 臭氧治理目标的制定 11中国尚未形成针对臭氧污染控制的国家层面约束性目标11美国以达标为核心目标,根据超标程度设置不同达标期限11欧盟基于目标值对超标次数做出限制,并规定实现期限12 1.2 臭氧监测和评估 13中国臭氧及其前体物监测快速起步13美国开展污染物差别化监测,臭氧为重中之重 14欧盟根据污染水平变化动态调整监测站点,达标地区可结合模型评估16处理影响达标判定的外部因素17 1.3 限期达标管理与规划编制 21划
4、定达标区和非达标区 21制定以达标为核心的 SIP22根据不同超标级别制定差异化 SIP 要求 23美国非达标区 SIP 与我国限期达标规划的对比 23 1.4 小结与建议 25目录CONTENTS2.区域管理制度与前体物协同减排262.1 臭氧污染的区域传输影响导致控制措施“失效”27 2.2 臭氧污染的区域管理机制和减排项目 26立法规定“睦邻”条款,限制上风向州的排放影响28行政制度变革,基于臭氧传输区域建立跨州管理机构28设定区域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允许排放配额交易29 2.3 排放总量上限的设置和减排目标分解 34基于历史数据与模型计算确定排放上限34基于历史热输入值确定排放配额34
5、2.4 NOx 与 VOCs 协同减排 36扩展专栏:美国-加拿大跨国区域协作37 2.5 小结和建议 383.科研支撑与政策转化39 3.1 臭氧生成机理研究改变前体物控制策略 40以 VOCs 减排为重点的初期臭氧污染控制策略失效40基于立法开展国家层面臭氧污染及控制策略研究41EPA 和地方合作开展大型研究项目42 3.2 臭氧及前体物传输特性的发现催生区域协同减排 44臭氧区域传输的科研历程44睦邻条款促成臭氧污染管控的区域协同45区域合作减排项目46 3.3 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持续推动臭氧标准的加严 471970 年标准初设阶段:科学研究的较大不确定性给标准带来争议481977 年首次
6、审议标准:折衷各方意见修订标准限值48后续的臭氧标准审议:因不确定性未纳入成本效益分析493.4 科研支撑与政策转化的滞后性 51 3.5 小结与建议 52-3-执行摘要执行摘要中国自 2013 年开始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PM2.5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整体下降,然而臭氧污染问题却不断凸显。如何在“十四五”期间设置和达成臭氧控制目标,并实现长期持续改善,尚未完全定论。进一步遏制臭氧污染需要深入夯实科学基础和创新管理机制。分析中国现状和需求,并总结国际上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对于中国攻克臭氧污染这一难题,促进城市空气质量全面改进并实现达标尤为重要。-4-消除蓝天下的隐形污染 攻克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