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2021年中资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及处置指南(1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2021年中资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及处置指南(142页).pdf(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2021 年 12 月 中资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 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及处置指南 项目工作组 目 录 前 言.2 第一篇 中资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及处置指南 一、综述.5 二、环境和社会保障与合规监管要求.13 三、投诉回应:独立的申诉解决机制.18【附件】附件 1-1 ESMS 合规总监的职权范围.34 附件 1-2 投诉受理专员的职权范围模板.36 附件 1-3 受项目影响的投诉人或其代表的申请表格模板.37 第二篇 国际金融机构良好实践简述 一、国际金融机构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共性及发展趋势.40 二、国际金融机构申诉与问责机制的特点、共性及发展趋势.43 三
2、、结语.48【附件】国际金融机构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 附件 2-1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50 附件 2-2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法国开发署.64 附件 2-3 汇丰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绿色气候基金.76 国际金融机构独立的申诉与问责机制 附件 2-4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86 附件 2-5 法国开发署、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荷兰发展金融公司/法国 经济合作投资和促进公司)、澳新银行.114 2 前 言 为进一步加强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和其他境外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提升对外
3、投资合作的绿色化水平,同时落实绿色信贷指引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银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加强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等有关重要政策与指引,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项目工作组在梳理、总结与分析国际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协助中国银行业协会设计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并切实可行的中资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及处置指南。本指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资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及处置指南:借鉴国际良好实践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两套参考框架。其一是适用于中资金融机构投融资项目的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
4、框架,这些合规要求将构成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和执行人员之间的责任分配依据;其二是适用于各类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的投诉处置机制和政策框架。两套参考框架均是针对中资金融机构的一般性政策建议框架,各金融机构可结合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对该框架做进一步的调整或修正。第二部分国际金融机构良好实践简述: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申诉与问责机制:对包括国际多双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国际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绿色专项基金等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良好实践与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本部分国际经验简述包括正文及附件,正文部分是对目前国际金融机构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及申诉与问责机制的特点、共性以及发展趋势
5、进行总结;附件部分是针对国际金融机构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及申诉与问责机制,分别选取部分典型的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案例分析,对其政策、机制与流程等进行具体而全面的比较(详见:附件 2-1 至 2-5)。本指南项目工作组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审查委员会前主席和原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唐丁丁牵头,以及核心成员白韫雯(创绿研究院执行院长)和姚靖然(创绿研究院绿色金融分析师)共同研究并撰写。指南在撰写过程中也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金融专家杜红霞的支持和专业建议。第一篇 中资金融机构境外投融资项目 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及处置指南 本指南依据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环境与
6、社会风险合规监管、申诉问责综合性政策框架以及中国当前的工作进展和实际国情组织编制,可供中资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机构处理其境外投融资项目相关申诉时参考和使用。5 一、综述 A.背景 1.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协同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在此背景下,2000 年联合国公布了千年发展目标,2015 年提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在 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相继提出了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京都议定书,2015 年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在金融领域,2003 年提出了赤道原则,之后于 2006 年联合国确立了社会责任投资原则,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相继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