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2021年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报告(1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2021年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报告(132页).pdf(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报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2021年政策研究专题报告2019年4月,中外合作伙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共同启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简称绿色联盟)。绿色联盟旨在建设政策对话和沟通平台、环境知识和信息平台、绿色技术交流和转让平台的目标,促进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共识、合作和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环保合作一直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报告收集了中国的生态红线、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跨境生态廊道、非洲的泛非洲绿色长城生态修复、菲律宾等沿海国家的海洋蓝色碳汇、生态补偿、非洲热带雨林区加蓬的零毁林供应链、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
2、、东南亚老挝的有机农业、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遗传资源共享及妇女赋权、中国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适应、以及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减贫共12个案例。报告对案例背后的逻辑关系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针对每个案例涉及的具体领域提出可推广借鉴的政策建议,包括参与机制的包容性、政府的支持、合作机制、政策引导以及可复制和可拓展性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报告还对“一带一路”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发展形成相关评价,并对如何加强二者的协同发展提出合作建议和未来展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秘书处 乔宇杰女士 电话:+86-10-82268647传真:+86-10-82200535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
3、号邮编:100035网址:http:/ 顾顾问问委委员员会会郭敬周国梅高吉喜李永红张林秀张文国编编辑辑委委员员会会(姓氏笔画序)于鑫万华伟王国勤王军田舫孙轶頲孙剑史雪威刘冬刘晓海刘颖刘宇乔光华朱姗姗朱莹莹林乃峰肖桐张诚张琨张艳艳邹长新易清徐湘博徐梦佳黄海帆黄文斌宿海颖Tatirose Vijitpan目目录录摘要.i案例 1 最完整的生态空间保护体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1案例 2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构建快速发展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跨界链接.14案例 3 泛非绿色长城倡议塞内加尔案例.27案例 4 滨海生态系统保护的机制创新蓝色碳汇和绿色保险.37案例 5 从承诺到行动 中国
4、在加蓬负责任林业投资十五年可持续发展之路.47案例 6 促多方合作 守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56案例 7 大宗农牧业商品可持续供应链与零毁林.64案例 8 老挝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农业和土地管理政策的主流框架.79案例 9 海南沉香资源的研究、利用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联合试点.90案例 10 妇女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来自广西马山县古寨村的故事.101案例 11 西南喀斯特区域的广西环江县科技扶贫.110案例 12 黄土高原燕沟流域自然解决方案.120结语.126“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报告i摘摘要要2013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经从
5、亚欧延伸至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区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量投入,如公路、铁路、桥梁、港口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挑战。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实践,可以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案,这也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方案和智慧。“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报告由“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秘书处组织编写,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专题伙伴关系提供技术支持,支持单位包括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
6、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保护国际基金会(CI)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案例收集过程中还得到新加坡金鹰集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支持。本报告通过科学研究和相关数据,主要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机遇和变化,并通过案例的形式来进一步论证这种机遇在实施层面如何发挥作用。案例遴选过程中查阅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案例库、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扶贫案例库、中方联合国生多峰会立场文件等资料,并选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