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基金会:2020年金融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机制研究报告(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尔森基金会:2020年金融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机制研究报告(18页).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FINANCING NATURE 金融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机制牛红卫(Rose Niu)环境保护项目总监牛红卫(Rose Niu)环境保护项目总监为自然融资全球报告论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意义估算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分析填补资金缺口的政策和资金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行动建议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 人类在地球上长期持续生存持续生存的基础。经济意义:经济意义:2019年全球GDP总量近44万亿美元(50%)高度或中度依赖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提供的各类服务。如果传花授粉昆虫大量消亡,全球农业产值将每年损失2170亿美元;目前人类使用的药物中约有1/3的成分来自自然界。社会意义:社会意义
2、:大自然是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本源,它带给人类美和灵感,给予人类心灵的慰籍。道义责任:道义责任:人是万物之灵,也是自然之子。人类有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地球-所有生命的共同家园。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年度资金投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年度资金需求(单位:亿美元)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年度资金缺口(单位:亿美元)填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单位:亿美元)1.金融机构业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生物多样性丧失对金融机构的风险1.金融机构与生物多样性风险2.6万亿美元2019年,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为农业、林业、采矿业、化石能开采、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交通、物流行业提供的贷款和融资高达2.6万亿美元。这些行
3、业是加剧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推动力。(Bankrolling Extinction Report,2020)5100亿欧元荷兰银行业的全球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投向了高度依赖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司,造成的风险敞口高达5100亿欧元。960亿欧元荷兰银行业提供的融资中有一部分流向了业务涉及毁林的公司,因此而面临的风险敞口达970亿欧元。(荷兰央行报告:Indebted to Nature,2020)金融机构减少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切入点降低融资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负面影响:(Greening finance)强化投资风险管理增加对有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融资:(Financing gree
4、n)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投资自然基础设施 推动自然气候解决方案 支持可持续农业大宗商品供应链 探索债务减免换自然保护的可行性强化投资风险管理 遵循国际公认的环境绩效标准和绿色投资指南,并利用各类工具(如ERST、IBAT等)对项目的生物多样性风险进行筛查。对融资业务涉及的生物多样性风险信息进行披露。要求项目业主遵循绿色投资原则,尤其是生物多样性影响缓解优先顺序(即避免、最小化、修复、抵消),对不能避免的影响采取生物多样性影响抵消措施(biodiversity offsets)。开发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金融产品包括债务类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绿色贷款、与可持续性挂钩的贷款)、权益类
5、金融产品(如私募股权基金),以及其它的绿色金融机制(如环境影响力债券、自然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机构应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内部政策,明确绩效标准,鼓励能产生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的金融产品的开发、销售和运用。金融机构应该开发并实施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绿色金融行业标准和机制,加强责任追究,提高信息透明度,并完善对绿色金融交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监督和验证。加大投资自然基础设施的力度 自然基础设施指的是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发挥传统基础设施工程功能的陆地或水域。例如,保护流域内的森林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保护滨海湿地能起到减少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给沿海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在
6、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中,金融机构应该鼓励业主对基于自然的替代方案进行评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然基础设施比传统的工程性基础设施的成本效益要高很多。如果替代方案具有可行性且成本效益好,金融机构应该将自然基础设施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其风险模型,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降低资金成本来鼓励、推广自然基础设施的应用。Enrico Ladusch/EyeEm/GettyImages推动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BS)科学研究表明,要实现在2030年前将全球气候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的目标,在所有成本效益高、着眼于近期的气候变化减缓方案中,NBS潜在贡献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