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05页).pdf(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I目目录录目录.I第一部分2020 届毕业生就业总览.1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1(一)性别构成.1(二)学历构成.1(三)性别与学历统计分析.2(四)毕业生院系构成.2(五)生源地省份构成.4二、就业和升学状况.5(一)总览.5(二)分院系就业状况.5三、就业去向.10(一)就业区域分布.10(二)就业省份分布.11(三)就业城市类型分布.14(四) 就业十大城市分布.14(五)就业行业分布.14(六)入职单位性质分布.16第二部分就业创业工作政策措施及主要特点.17一、深入推进精准化生涯教育体系.17(一)加强课程建设,探索在线研讨新模式.17(二)构建多元模式,创新生涯咨询新形态.18(
2、三)打造师资团队,优化点单式讲座服务.19(四)契合生涯阶段,全程提供精准化指导.24(五)整合联动资源,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31(六)融合全程服务,做好基层就业指导.38(七)开拓平台渠道,推进国际组织实习.45二、切实开展“一帮一”就业联合行动.51(一)共享就业岗位信息.51(二)共同开拓就业渠道.52(三)共同加强就业指导.53(四)共享优质教学资源.54(五)共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55II(六)共同提高就业管理水平.57三、推行精细化招聘服务体系.57(一)招聘服务工作内容.57(二)招聘服务工作特色.60四、落实全程化学生就业管理体系.62(一)加强校院协同,稳步推进学生就业管理工
3、作.62(二)落实就业考核,完善院系就业工作评价机制.63(三)强化制度革新,推进就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63(四)线上线下结合,夯实学生就业事务服务工作.63(五)树立宣传品牌,打造生涯教育微信展示平台.64五、完善“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65(一)建立“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65(二)搭建“四创融合”创新创业实践平台.73(三)完善“三个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模式.74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分析.76一、就业质量分析.76(一)名校深造和名企入职.76(二)对口就业.81(三)教育适度.82(四)就业满意度.82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及求职分析.84(一)学生就业能力培养.84(
4、二)学生求职情况.84三、用人单位评价与学生的发展现状.90(一) 用人单位评价.90(二) 学生发展现状.92四、疫情对学生就业的影响.93(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求职过程的影响程度.93(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求职意愿的影响.93(三)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对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94(四)新冠肺炎疫情对用人单位招聘的影响.94五、未就业毕业生情况.95(一)未就业学生基本情况分析.95(二)未就业状况和原因分析.96III(三)就业能力提升需求.97附录: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99一、数据来源.99(一)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99(二)2020 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99(三)用人单位
5、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调研.99二、样本情况.991第第一一部分部分2020 届毕业生就业总览届毕业生就业总览为了对 2020 年南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本报告利用南京大学2020 届毕业生平台数据与调研数据,从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就业率和就业去向等方面分析南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毕业生规模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和结构南京大学 2020 届共有 8161 名毕业生。(一)性别(一)性别构成构成南京大学 2020 届毕业生中,男生数为 4002 人(占 49.04%),女生数为 4159 人(占50.96%),男女性别比为 0.96,略高于参加问卷调研的毕业生的性别比 0.9
6、2。表表 1-1南京大学南京大学 2020 届毕业生性别构成届毕业生性别构成性性别别毕业生总体毕业生总体参加调研的毕业生参加调研的毕业生人数人数百分比百分比(%)人数人数百分比百分比(%)总体81611003709100男生400249.04178148.02女生415950.96192851.98性别比0.960.92(二)学历(二)学历构成构成南京大学 2020 届毕业生中, 本科毕业生 3171 人 (占 38.86%) , 硕士研究生 4160 人 (占50.97%),博士研究生 830 人(占 10.17%)。表表 1-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学历构成届毕业生学历构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