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膜行业深度报告:分离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工业应用场景成长性可期-220106(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膜行业深度报告:分离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工业应用场景成长性可期-220106(44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http:/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强于大市强于大市(首次首次)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2022 年年 01 月月 06 日日 行业表现行业表现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2019-03-22 2019-03-20 2018-12-17 分离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工业应用分离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工业应用场景成长性可期场景成长性可期 分离膜行业深度报告分离膜行业深度报告 分离膜产品具有特定分离机制,过滤优势明显分离膜产品具有特定分离机制,过滤优势明显:分离膜的概念自 18 世纪就被提出,我国膜分离技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分离膜是一种特殊的、
2、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在一定浓度及压力下进行物质分离的膜,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的作用。按材料性质,可以分为高分子膜、金属膜、无机膜。常用的膜分离方法主要有微滤(micro-filtration,MF)、纳滤(nano-filtration,NF)、超滤(ultra-filtration,UF)、反渗透(reverse-osmosis,RO)。 膜分离过程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 分离膜具有以下分离机制:1)过筛分离机制过筛分离机制:膜的孔径比物理过筛小得多,微滤膜和超滤膜的分离过程是由过筛机制起主导作用,分离膜和被分离物质的亲水性、相容性、电负性等性质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溶解扩散
3、机制溶解扩散机制:膜材料对待分离物质有一定溶解能力,在外力驱动下,该物质在膜材料内先溶解、后扩散(从膜的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再分离。3)选择性吸附机制选择性吸附机制:当膜材料对混合物中的部分物质有选择性吸附时,吸附性高的成分将在表面富集,该成分通过膜的几率将加大。相反, 不容易被吸附的成分将不易透过该分离膜。 对膜分离起作用的吸附作用主要包括范德华力吸附和静电吸附。 在反渗透膜用于水的纯化和脱盐过程中选择性吸附起重要作用。 国内膜材料厂商研发力度积淀增加,技术进步不断加快,进口替代空间国内膜材料厂商研发力度积淀增加,技术进步不断加快,进口替代空间逐步打开:逐步打开:据Membranes Ma
4、rket by Materi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gion- Global Forecast to 2024披露,膜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19 年的 54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8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9.0%。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统计,2019 年我国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销售额分别为 75亿元及 6 亿元,沃顿科技、唯赛勃、津膜科技膜产品销售额分别为 6.69亿元、1.698 亿元以及 1.52 亿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8.26%/2.10%/1.87%,且沃顿科技已是我国膜产品方面的龙头,说明分离膜市场集中度较低。华经产业研究院数
5、据显示, 我国反渗透膜市场上陶氏销售额占比 30%; 海德能销售额占比 26%;我国膜行业龙头企业沃顿科技销售额仅占比 9%,由此可见,未来进口替代将成为我国膜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国家政策为行业发展后盾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国家政策为行业发展后盾: 膜分离技术下游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市政污水处理、 钢铁行业及石油化工行业的中水回用、 自来水净化、海水淡化、家用水净化等领域。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锂矿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 盐湖提锂的工程中也逐渐运用到各种分离膜技术。据中国膜产业发展状况与展望披露,目前我国膜产品应用场景情况如下:工业用水处理应用排在首位,占 35%
6、;其次是能源行业,-20%-10%0%10%20%21/1 21/3 21/5 21/7 21/9 21/11机械设备(申万)沪深300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行业业深深度度报报告告 行行业业报报告告 机机械械设设备备行行业业 行业深度报告 长城证券2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占 21%;工业废水处理应用占比 20%;医用行业/市政污水处理/城镇饮用水处理/海水苦咸水淡化/其他应用场景分别占比 9%/8%/5%/1%/1%。政策政策支持方面支持方面,2021 年 1 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到 2025 年,我国要尽早实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