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昔日啤酒王奋起而直追-21122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京啤酒-昔日啤酒王奋起而直追-211221(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首次覆盖报告 2021 年 12 月 21 日 燕京啤酒燕京啤酒(000729.SZ) 昔日啤酒王,奋起而直追昔日啤酒王,奋起而直追 燕京啤酒:国资背景,扎根北京放眼全国燕京啤酒:国资背景,扎根北京放眼全国。燕京啤酒前身建立于 1980 年、响应国家发展啤酒行业的号召,1997 年登陆 A 股成为第三家上市啤酒企业,从成立时产能仅 1 万吨到成为全国第一家产能突破 50 万吨、全国产销量排名第一的大型啤酒企业仅用了 15 年时间,公司实控人为北京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北京控股集团,国资合计持股 59.27%,公司以北京、内蒙古和广
2、西为核心市场。公司在发展中一度进入低谷期,随着近年来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盈利能力逐渐提高,对标其他龙头公司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1980-2013 年:燕京辉煌的高速发展阶段年:燕京辉煌的高速发展阶段。1980-1995 年:市场化释放公司活年:市场化释放公司活力,从一无所有到全国第一。力,从一无所有到全国第一。1989 年时任厂长李福成率先打破计划经济的统购包销,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一个市场化的企业,1995 年燕京啤酒成为全国产销量第一的啤酒企业;1996-2007 年:布局全国,快速发展。年:布局全国,快速发展。1995-2005 燕京啤酒实现了连续 10 年全国产销第一,公司采取“自建+收购
3、”的方式推动全国化;2008-2013 年:发展进入新阶段。年:发展进入新阶段。形成了明确的“1+3”品牌战略,市场端夯实优势市场。回顾燕京发展,过硬的品牌与产品质量把控、积极主动的管理层和优秀的市场回顾燕京发展,过硬的品牌与产品质量把控、积极主动的管理层和优秀的市场布局意识是关键。布局意识是关键。 2014-2018 年:多因素带动燕京啤进入低谷期年:多因素带动燕京啤进入低谷期。行业层面,行业层面,中国人均饮用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14 年啤酒产量首次转负,中国进入“量减价增”的新阶段,而产业认知具有时滞性,在行业产量负增长阶段,持续的产能扩建与费用投放阶段性恶化了竞争环境,同时华北地区啤
4、酒消费疲软与北京人口流出影响燕京销售;公司公司层面,产品端:层面,产品端:新品推出速度放缓,高端化核心单品燕京 U8 的推出时间晚于其他龙头;经营经营端端:员工激励力度有所降低,行业进入新阶段后子公司效益变差,子公司亏损侵蚀利润。 2019 年至今:奋发图强的燕京未来可期。年至今:奋发图强的燕京未来可期。品牌端:品牌端:聚焦“1+3”品牌战略,主品牌逐渐营收企稳,三大副品牌近年来经营数据出现明显回升,有望持续贡献公司增长;产品端:产品端:推出燕京 U8 补足产品体系,品质过硬,同时价格上形成对鲜啤和纯生的补充,主打“小度数、大滋味”,营销创新推动产品与品牌形象年轻化;经营经营端:端:降本增效是
5、重要任务,公司建立了弱势市场帮扶机制帮助子公司降本增效,同时设立销售公司统筹区域内生产与销售事宜,未来仍需提高以产能利用率为代表的经营效率,对标青啤,公司降本增效空间较大,未来可期。 燕京盈利能力提高展望:扭亏与人效提高是重中之重。燕京盈利能力提高展望:扭亏与人效提高是重中之重。与青啤相比,公司在其他收益与所得税部分相差较大,由于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折旧费用侵蚀盈利能力,考虑公司尚无关厂计划,提高人员效率是重中之重,近年公司报表端集中疏散生产人员与弱势子公司员工,通过测算,若人员效率提高至青岛啤酒 2020 年水平,净利率可提高 2.7pct,同时子公司扭亏后递延所得税资产有望贡献 0.4pc
6、t 净利率。 盈利预测: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115.1/122.0/129.2 亿元,同比+5.3%/+6.0%/+5.9%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2.7/4.1/5.1亿 元 , 同 比+38.4%/50.3%/23.5%,对应 PE 为 79/53/43 倍,从 EV/EBITDA 角度公司估值具备较高性价值,考虑到公司新产品燕京 U8 发展有望超预期,同时降本增效为公司带来潜在业绩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燕京 U8 推广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啤酒动销,成本上涨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等。 财务财务指标指标 2019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