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专题:重申银行ETF投资价值-20211122(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专题:重申银行ETF投资价值-20211122(15页).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近期随着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市场对于银行涉房贷款可能导致的资产质量问题产生很大担忧,导致板块估值下行明显。我们认为这种担忧是过度的,银行现有拨备足以应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而不至于对利润表产生明显影响。我们做出这一判断主要考虑到如下几点:(1)个人按揭贷款风险很低。目前我国房地产贷款中的最大部分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其中90%以上都是首套房贷款。由于个人按揭贷款有较高的首付比例,且绝大多数是首套房贷款,因此只要没有大面积失业问题,这部分贷款的风险就很低,而且还属于银行的优质资产。(2)对公方面,即便将房地产视为高风险行业,银行目前对高风险行业的整体资金投放占贷款的比重也不超过历史峰值。从上市银行数
2、据看,20142015 年是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最大的两年,尤其是 2014 年的银行不良生成率大幅上升且高不见顶,当时银行的不良主要来自制造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三个行业的贷款占当时贷款的 27%。近些年来,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压降了对这些行业的贷款投放比例,使得银行整体贷款风险降低。我们将如今的房地产对公贷款视为跟前述三个行业相同的高风险行业,可以看到银行对高风险行业的贷款投放比例(即投向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的贷款占比)只有 20%,远低于 2014 年高风险行业贷款占比(即彼时投向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的贷款占比)。即便将银行可能以信用债、非标形式投放的房地产融资一
3、并考虑,我们估计银行对高风险行业的资金投放占贷款的比例也只是与2014 年接近,这意味着银行整体信用风险并未明显增加,没有超过历史峰值。(3)如前文所述,银行近几年拨备计提充分,我们认为银行有能力应对房地产风险暴露引起的不良增加。我们前面的测算分析显示,在极端情况下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可能反弹到 20142015 年水平,但近几年银行拨备计提力度更大,相较彼时而言,在应对不良增加方面会更加从容,即便不良生成率提升,银行利润增长压力也大为减轻,这使得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可控。此外,由于估值较低,中证银行指数的股息率一般较高,能给投资者带来较为稳定的分红收益。2013-2020 年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均值为 4.3%、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为 3.4%、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值为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