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工程实验室:中国混沌工程调查报告(2021年)(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沌工程实验室:中国混沌工程调查报告(2021年)(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技术就绪是实施混沌工程的前置条件,产品技术层面的就绪包括:完善的监控体系、可量化的系统稳定性评估体系及系统已具备韧性基础。调查数据显示(图 18),65.59%的用户认为具备完善的监控体系是混沌工程实施的首要前置条件,超 60%的用户需要对混沌实验时故障注入后的影响有可量化的评估模型,而团队协作在用户的认知中重要性相对较低,48.09%用户选择此项。产品可用性度量维度多样,响应时间、可用率和错误率的选择人数明显较高,是度量产品可用性时最常使用的指标。调查数据显示(图 21),有近 70%的用户采用响应时间作为产品可用性度量标准之一,除此之外,可用率和错误率的选择人数也接近 60%。从公司的云化
2、程度来看,不同的云化程度对产品可用性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云化程度越高的公司,产品可用性越高。调查数据显示(图 26),上云比例低于 25%的公司中,44.96%的产品可用性低于 99%,仅 14.71%的产品可用性高于 99.99%;而随着上云产品比例的提升至 75%以上后,可用性高于 99.99%的产品占比急速飙升至 49.23%,翻了两番之多。应用上云也是提升可用性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拥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但其在带来战略业务价值的同时,也引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技术挑战,如企业 IT 架构复杂度迅速拉升、系统之间调用链增长、依赖关系错综复杂等问题。混沌工程作为维持、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新思想,成为解决系统稳定性问题的一方良药。然而,当下系统管理人员对其建设方法、实施路径存在很多盲区,尤其对主动向生产系统注入故障有诸多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