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物试剂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行业发展驱动因素研究报告(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生物试剂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行业发展驱动因素研究报告(55页).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政策端:2017年CDE加入ICH后,新药审批流程提质提速,突破能力瓶颈,下游药企研发意愿增强,研发支出持续增长。市场端:我国基础科研开支持续增加投入,“ 十四五”提出7%的明确增速指标,为科研生物试剂耗材提供基础的成长土壤。自2017年医药监管体系改革以来,国内医疗健康产业VC/PE融资额持续增长。2015-2017,平均每年融资68亿美元;2018-2020,平均每年融资112亿美元。资本端:资本助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生物制药/IVD上游已成为热门领域;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生物科技行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将推动生物试剂行业进一步发展。人才端:20世纪以来,大量行业内的海外专家学者回国,
2、以及国家在生命科学学科上的建设,使得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具备国际视野且熟悉国内市场的创业团队,推动了生物试剂行业的发展。从趋势上看,全球的研发费用长期处于增长状态,且增速高于GDP增速。2019年,中国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2.21万亿元人民币,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2.235%,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475%。从研发经费体量上来看,中国与美国是全球基础科学研发投入最大的两个国家,合计占全球总经费支出的50%。而中国的研究者在人群中数量占比较低,仅为1000人/百万人,西方以及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研究者人数/百万人均超过4000。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增强,预计未来我国基础
3、 研究经费将持续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4%。“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了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预计到202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将超过3.42万亿元,若以5%的GDP增速测算,2025年我国的研发强度将达到2.63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国际:Biotech持续驱动研发,2020年美国Biotech公司IPO/VC融资额超1300亿美元,(2005-09年平均为250亿美元)预计支撑未来34年持续研发。老牌药企研发强度上升,维持高强度研发,恒瑞、贝达20%的研发强度,复星医药2018-2020,两年研发投入翻倍。中国VC/PE投融资额2018年创历史新高,2019-2020年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