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产业新型电力系统2022年投资策略:加速电能时代升级电力系统-20211104(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产业新型电力系统2022年投资策略:加速电能时代升级电力系统-20211104(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因此,对比技术升级需求,电网基础承载及扩容需求伴随电能替代进程和用电量的持续增长,亦需要持续建设,以满足下游用电需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关注围绕重点经济发达区域的主要设备节能化改造等产品形态变化,以及分布式推广对配网扩容建设的影响。配网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所需呈现的坚强化与主动性,要求持续提升以一二次融合设备、无功补偿装置、带电作业机器人、智能电力通信开关、国产芯电能表等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大规模应用水平。立足“十四五”初期阶段,多数新产品形态仍处于部分省网(多为发达地区)的率先推广过程中;需关注后续相关产品向其他省份的渗透进度以及产品是否会被纳入电网集中采购,以形成需求规模效应。终端产品升级和电网复杂
2、化,相应产生的海量数据流的利用,预计将催生电网领域加速与云平台、IDC、边缘计算等新型数字技术融合落地。电网每年固定在上述领域开展信息化及通信类设备采购,从电网数据安全与电网系统配套角度来看,电网侧数字化资产在解决方案总包交付方面,具备较高壁垒,预计上述企业的总包龙头地位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仍将继续保持。储能应用场景丰富,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大类以及多种子场景:1)发电侧:火储联合调频,稳定输出功率;新能源发电配储,平抑出力波动,提高消纳等;2)电网侧:调峰、二次调频、冷备用、黑启动等;3)用户侧:峰谷套利、需量管理、动态扩容,用户主要分
3、为家庭、工业、商业、市政等;4)微电网:主要为离主电网络较远的无电、弱电地区,需要自建电网,可采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作为解决方案;5)分布式离网:4G/5G 基站供电、风景区驿站供电、森林监控站供电、油田采油站供电、高速加油站供电等。电化学储能因其更广泛的适用性及受地理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小等特点,根据CNESA 数据显示,在 2017-2019 年期间占全球和中国新增储能装机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 14%/66%/80%和 3%/28%/58%。2020 年该趋势有所减缓,主要系在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的同时,抽水蓄能(尤其是中国市场)新增量级较大,这也符合我们的判断:接下来一段周期内,储能侧发展将维持“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协同推进,并继续挖掘安全稳定的大容量长循环储能技术”。在此过程中,电化学储能侧保持着锂电池储能技术渗透率的快速提升锂电储能由于能量/功率密度更高、使用与循环寿命更长、响应时间更快、适应场景多等优势,2017年至今占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 90%以上,国内锂电储能占新增电化学储能的比例亦从2017 年 51%上升到 2020 年的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