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跨越“信任”鸿沟—汽车产业区块链趋势报告(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勤:跨越“信任”鸿沟—汽车产业区块链趋势报告(19页).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汽车行业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之一。目前的数字化仅仅局限在各企业或组织内部的一些场景,而跨地区、跨层级、跨组织的数据合作和共享仍未实现。以零部件采购为例,物联网加区块链的技术方案能够帮助包括零件厂商、代理商、经销商等上下游企业查看生产流程和物流配送信息,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建立对零部件需求量的预测、物流环境的判断等。上链的合作企业可以全面掌握生产数据和库存水平,并且根据实时更新的信息为顾客提供高效的服务。宝马汽车在去年引入了一项名为PartChain的区块链项目,旨在提高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可视度。由于车企同全球超过1万多家供应商打交道,因此沟通效率极其低下;各供应商又采用不同的I
2、T系统,信息化水平不一,人工输入、纸质文档仍相当普遍。Partchain的其中一个目标便是利用分类帐技术自动化跨组织流程,减少纸质文档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并提高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信任度。除自动化流程之外,该区块链项目的另一个目标在于对零部件采购和物流信息进行有效跟踪和管理。首先,平台将为汽车零件分配一个数字身份作为唯一标识,供应商在生产时将零部件数据上传,该数据随后将被聚合到整车的数据节点上。今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受影响的零部件便能在公共数据库中被识别出来,该数据库是经所有上链企业验证和共识的。通过PartChain,在零部件抵达之前,主机厂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被创建在区块链上。这为主机厂提供了一层
3、保障,能够在不可篡改的数据库中精准查看零件来源,这比在零部件负责人的电子邮件帐户或共享账户中搜索要快得多,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快速做出决策。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行业主要形态,这项能力将变得更加关键。例如,跟踪软件版本及其更新就十分必要,因为每一次软件升级都将形成新的汽车版本。这种复杂性要求主机厂能够在流程的每个步骤中信任和验证数据,同时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因为要在电子表格时代跟踪车辆的每个状态是不敢想象的 。动力电池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核心环节,占整车成本的40%-50%左右。随着过去一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围绕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循环链也日益进入全球多个电动汽车国家的议事日程。理论上,当电动车使用十年后,退役下来的电池仍可保留约70-80%的容量,通过回收机制将电池进行二次利用,或用于分布式储能等场景,或提取电池中的贵金属用于二次生产,以此来提高电池残值的利用率。但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面临诸多难题。除回收体系、回收技术等不完善之外,退役电池的性能评估和剩余价值评估也是其中的关键议题。具体包括: 动力电池生命周期涉及多个环节,各企业之间存在数据孤岛,电池相关数据无法准确、安全、可靠的流转和分享。 退役电池应用数据不足,难以进行一致性鉴定、性能评估和剩余寿命的预测,阻碍了梯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