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生物科研试剂国内市场快速增长行业百花齐放-211103(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生物科研试剂国内市场快速增长行业百花齐放-211103(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我们看好政策鼓励下的国内科研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作为科研服务的“卖水人”长期发展可期。基于国内生物试剂行业市场分散并且国产化率较低等现状,我们认为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以及向下游延伸发展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义翘神州、诺唯赞以及百普赛斯等国内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具备一定品牌声誉和规模效应,我们认为相关标的有望凭借技术、产品数以及资金优势较快扩大规模,并借助并购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成长为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新冠疫情+公司集中上市将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新冠疫情为试剂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叠加多家头部公司先后上市,募集资金用来加强研发中心、营销渠道建设,我们认为头部公司将凭借资金和销售渠道的优势,加速
2、行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供给端,产品质量稳定是国产替代的第一步,国内头部生物试剂公司产品质量过硬:生物试剂产品种类繁多,市场需求各异,难以实现统一质量标准等原因,暂时未出现统一的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在科研中,研究者更倾向于选择更稳定、更成熟的高质量试剂与服务,来降低药物研发及生产的失败率,这也使得研究者对高质量的科研试剂厂商的黏性较高。产品质量的提高、保证批间稳定性是企业进行国产替代的第一步。回顾义翘神州和百普赛斯的退货率,我们看到公司的退货率均较低,头部生物试剂公司在产品质量上具备国产替代的条件。需求端,生物试剂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国际化发展拓展市场空间:作为生物医药的最上游,生物试剂行业随
3、着生命科学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发展,但整体上国内生物试剂市场规模有限。据Frost & Sullivan 的数据,2019 年国内重组蛋白的市场规模仅为 9 亿元左右,全球市场规模接近 55 亿元,布局欧美等基础科研高地,参与全球竞争,是国内生物试剂公司长期发展的选择。从客户结构上看,经过多年发展,头部试剂公司已进入全球 Top 20 生物医药企业、全球生物科学服务行业及科研机构供应链:以百普赛斯为例,目前公司已对全球 TOP20 企业全覆盖,并且已完成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MD Anderson 癌症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覆盖,在顶级科研机构背书下,国内试剂公司国际化发展正稳步推进。从收入的区域构成上看,头部生物试剂公司国际化正在路上,新冠疫情加速进程:具体看,专注上游生物试剂的百普赛斯和义翘神州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疫情前海外营收的占比已超过 50%;由上游生物试剂向下游产品拓展的菲鹏生物和诺唯赞,现阶段海外营收占比较低,趋势上也在逐渐增长;优宁维以代理海外产品为主,海外收入较低,符合公司的商业模式。新冠疫情带动新冠病毒相关试剂需求大幅提升,国内生物试剂公司快速反应,海外收入大幅提升,加速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