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电动床市场产业链研究及麒盛科技财务分析报告(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电动床市场产业链研究及麒盛科技财务分析报告(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市场规模和渗透率逐年提升,均价走低进入大众视野。现阶段智能电动床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北美地区,目前渗透率较低,仍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美国的市场渗透率约 14%。现阶段智能电动床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北美和欧洲地区,以美国市场为例:根据 ISPA 出具的2020 Bedding Market Quarterly2020 年美国地区智能电动床销量占全部床型销量(即固定床及智能电动床销量合计)比例约 14.08%,较 2019 年增长 2.5 个百分点。2020 年,美国地区智能电动床的平均销售单价大约为 384.08 美元,固定床的平均销售价格大约为 69.23 美元,智能电动床的售价远高于固定床。综合
2、价和量两方面的因素,可以合理预见,随着家具智能化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转型升级,智能电动床未来的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我国智能电动床尚处于起步阶段。智能电动床价格相对较高,使用周期较长,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床的认知度较低。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都会给智能电动床带来新的增长点,所以中国智能床发展空间巨大。家具市场的快速发展于我国城镇化程度息息相关。2020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3.89%,相比于 2019 年增长了 3.29pct,预计在 2050 年,中国的城镇化人口比率将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 80%。城镇人口的增加尤其是新婚人口的增加使得购置新房后对家具需求
3、上升,另一方面城镇人口对于家具的选择更注重功能性和潮流性,更容易认可智能电动床。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渐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 2010 年到 2020 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8779.07 元上升到 43833.76 元,增幅达到 133.42%。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从单纯的价格因素逐渐发展到品牌、质量、信誉、服务以及购物环境等综合因素,为智能家具行业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有望带动智能家具行业的消费升级。人口结构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产品市场的发展。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 年底,我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13.5%,相比于 2010 年的 8.9%增长了 4.6%。人口老龄化另一方面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近年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2014 年 9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 10 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智能电动床产品由于其具有智能驱动、简易交互、实时身体机能监测等功能,不仅可以为老人提供智能化的家居服务,还可以快捷地监测并记录老人的健康
5、数据,在养老市场上具有先天优势。随着养老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壮大,智能电动床行业在养老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外销为主内销为辅,境内外毛利率基本持平。目前公司深耕智能电动床领域多年,在海外智能电动床行业市场份额稳定、竞争优势强,在国内处于行业开拓、领导者地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境外,2020 年实现境外营收 20.78 亿元,占比91.96%,21H1 实现营收 12.26 亿元,同比增长 31.93%,实现毛利率 33.93%。境内地区营收增长较为平稳,2020 年实现营收 1.17 亿元, 21H1 实现营收 0.55 亿元,同比增长 37.17%,境内增速高于境外,实现毛利率 33.03%
6、,毛利率方面境内境外基本持平。公司境外销售采取“床垫厂商合作+零售商合作+网络销售”的销售模式。床垫厂商合作模式为公司设计并生产多种型号的智能电动床供床垫厂商选择,床垫商将公司生产的智能电动床与其自产或外购的床垫成套推向市场。公司将生产的智能电动床卖给床垫厂商,再由床垫厂商附上其自有品牌,将整床销售给最终消费者。根据合同约定,公司在销售给下游床垫厂商的产品上可以保留公司自主品牌及商标及 “Powered by Ergomotion”等标识。公司在海外的网络销售主要由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南部湾国际主要通过好市多(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