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商实验室:蓝天保卫战政府传播工作评估及十四五工作建议(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商实验室:蓝天保卫战政府传播工作评估及十四五工作建议(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政府人员不足。从主动传播路径实践中,可较为明显看出中央及部委层级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差距,其中地方政府人员不足的情况较为明显。例如在一些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局的机构设置上,存在将环境宣传与法规宣传合二为一,形成“法规与宣传处”,从事环境宣传、负责双微运营、了解网络舆情的工作人员仅一人,且为借调,人事关系并不在本单位。而该市下辖各区县,环境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也多为一人,且多为兼职。人员不足导致往往呈现“忙不过来、顾不上”的情况,使得主动传播业务在开展及运营上缺人手。政府在开展传播工作中,需要借助多方传播资源及力量更好地开展工作,体现为“拉着大家一起说”。从多方连接实现路径目标来看,政府需与媒体、专家、环
2、保社会组织、意见领袖等相关多方主体进行联动,综合多方传播资源,建立沟通机制,共同开展传播工作。从实际工作开展来看,多方连接路径往往与政府主动传播、应急响应路径配合实践,为两条或多条路径同时开展,相辅相成,以更发挥其“组合拳”的作用。以2020年春节霾事件为例,因其结合新冠疫情等特殊因素,政府在此事件中面对较为特殊的舆论环境,整个事件持续时间较长、公众关注热度高、政府表态压力巨大,具有典型性。2020 年的春节假期前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和东北地区出现区域性重污染过程,“2+26”城市也出现多次污染天气。因当时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因此公众对此时居家抗疫、工厂停工、出行大幅减少、已经实行煤改气等条件下,依然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原因产生质疑,对相关污染治理效果、污染过程解读等信息表示非常关注。从舆论场争议来看,结合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空气污染”与“病毒传播” 产生交叉,“武汉”+“雾霾”话题热度激增,引发社会公众大范围多轮次的激烈讨论,其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快速积累。这给政府部门回应表态带来巨大压力,政府部门采用三条实现路径并行的方式进行回应,其中“政府+专家+媒体+ 意见领袖”的连接路径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具体事件数据来看,基于媒商实验室大数据平台,对1月24日至2月18日有关重污染天气的相关信息进行全网抓取研究,传播数据统计分析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