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广传媒-深度报告:投资与文旅双轮驱动昔日传媒第一股的发展升级-211013(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广传媒-深度报告:投资与文旅双轮驱动昔日传媒第一股的发展升级-211013(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达晨在退出时间上不急不燥、循序渐进。公司今年上半年创投分红款主要来源于 2010 年、 2011 年成立的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达晨2010 年投资并在2020 年在港股上市的企业明源云给达晨带来 150 倍的超高回报。前瞻性的投资方向与连贯的投资力度保证达晨投资业绩的稳健性。达晨长期以来所投资的企业基本都是国家所重点鼓励的科技创新企业,达晨积累了以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存量,从而使得达晨在去年以及今年迎来了 IPO 数量的爆发,所投企业在当前环境下具有较高行业景气度。今年截至报告日,达晨系上市企业有:征和工业、德必集团、中望软件、盛剑环境、智明达、圣诺生物、掌门教育、爱回
2、收、叮咚买菜、中科通达、本川智能、金百泽以及兰卫医学等共计 13 家企业。此外,达晨长期以来每年均把投资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投资规模的连贯性。去年和今年,达晨的对外投资规模更上一个台阶。合理的投资规模、正确的投资方向,让达晨在创业板与科创板积累了大量的 IPO 储备企业,公司半年报显示所投企业上半年新增 IPO 申报数量 20 家,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利好创投业务。达晨作为我国第一批按市场化运作设立的本土创投机构。自成立以来,达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聚焦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医疗健康、大消费和企业服务、文化传媒、军工等领域。自
3、2009年创业板开闸,到 2019 年上交所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2020 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及今年9月宣布建立北交所,来自资本市场的改革持续利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更是增强了创投机构的退出机会与投资收益。以科创板为例,截至今年5 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 282 家,总市值近 4.1 万亿元。科创板 IPO 融资 3615 亿元,超过同期 A 股 IPO 融资总额的四成。深厚的“专精特新”项目储备未来可期。达晨累计共有 62 家投资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名单,其中已上市及上市预披露企业共17 家。目前工信部已公布三轮“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与计算机、化工、生物医药、军工等行业,属于科创板和创业板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也是北交所重点关注的方向。有理由相信,创投机构对“专精特新” 企业的投资项目存量,将直接影响创投机构后期的资本回报率与基金收益。达晨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久、金额大、行业与地区分布广。达晨所投资“专精特新”企业半数以上逾5 年之久,累计投资超过 25 亿元,逾半数项目投资占比超过5%。按照行业划分,达晨所投资“专精特工”企业依次分布在智能制造及节能环保、医疗健康、军工、软件及信息技术以及大消费与企业服务。按照地区划分,达晨所投资“专精特新”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除深圳以外)、陕西、湖南、上海、深圳、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