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消费行业数据详细梳理:出行不足本地消费有亮点-21101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庆消费行业数据详细梳理:出行不足本地消费有亮点-211011(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大部分人选择就地过节下,国庆假期本地日常消费增长明显。根据国金数据中心测算,9 月线上平台 GMV 同比正增。根据直供电商平台淘特数据显示, 10 月 1 日至 4 日,其销售额同比增长近 120%。9 月,淘特平台干红葡萄酒、养生丸、夹心巧克力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超过 55 倍、18 倍和 10 倍。天猫国际数据显示,10 月 1 日至 4 日,天猫国际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50%。海外品牌加速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过去一年,平均每月有 400 多个新品牌入驻天猫国际;今年以来,新品牌入驻数量同比增长超 60%。社区团购:根据国金消费策略及数据中心数据,9 月盒马、京喜的 GMV 和日均单量都
2、开始向上爬坡,推测美团、多多趋势相同。社区团购开始向头部集中,小平台收缩明显,野蛮生长在减少。随着社区团购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各品类的渠道价格将趋于稳定。我们认为社区团购和直播会是重要的渠道销售新业态,关注不同品类的渠道销售结构及新品牌的破圈。受益周边游和本地消费,线下消费回流明显。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商场相关内容的浏览量环比节前上涨了 105%,消费订单量环比上涨77.92%。国庆长假广州商场的消费增速最快,消费订单量同比去年上涨41.89%,其次是上海,同比上涨 39.37%。以上海为例,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上海国庆 7 天全市线上线下消费总额 765.88 亿元
3、,同比 2020 年增长 16.0%,同比 2019 年增长 12.8%。其中线下消费金额 511.02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23.4%,同比2019 年增长 11.2%,监测 36 个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 637.4 万人次,线上消费回流线下较为明显。瑞虹天地太阳宫、前滩太古里等消费新地标国庆假期人气满满,日均客流量分别达到 20 万人次、16 万人次。新品首发地标上海国金中心,节日期间客流量规模超百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 20%以上。全球最大山姆会员旗舰店,节日期间日均客流量 3.5 万人次以上,销售额环比节前一周提高 38.6%。南京路步行街进博集市人气火爆,七天销售额达 238
4、 万元,环比节前一周提高 1.6 倍。根据美团发布的2021 年国庆黄金周消费趋势报告,省内游是今年国庆期间人们首选的旅游过节方式,全国异地消费用户占比 22.4%,本地消费用户占比 77.6%。本地化的安排比往年更加丰富。据美团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场馆门票类,全国美术馆订单量同比去年国庆增速为 595.9%,全国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 115.5%;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本地学龄少年门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提升 133%,带动了本地科普类、乐园类景点热度飙升。餐饮消费上,今年国庆期间通过美团 App 团购美食并到餐厅消费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国庆增长 49%。“长假宅经济”带来火锅品类上涨,美团买菜数据
5、显示,一线城市火锅品类订单量环比节前均实现上涨,广州火锅订单量增长 78%、深圳火锅订单量增长 65%、上海火锅订单量增长 34%、北京火锅订单量增长26%。本地酒店方面,受各地疫情相关规定限制,青少年在国庆假期集中于本地和周边出游,根据携程数据,周边酒店预订占比在 50%左右,本地亲子酒店订单对比 2019 年提升 40%。电影票房、演艺演出大热。国庆档全国演出观演人次较春节档提升了 4 倍(大麦数据),国庆档电影票房(43.90 亿元)也超过了去年同期(39.52 亿元)(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根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7 日 17时),2021 年我国国庆档票房达 42.46
6、 亿元。其中,长津湖以 30.9 亿元票房领跑,并打破国庆档影片票房纪录,我和我的父辈以 9.4 亿元票房排名次席。宋城演艺 7 天破亿。宋城 7 天各大千古情等主秀演出 229 场,较 2019 年同期恢复超 80%;接待游客超 150 万人次,其中散客占比 83%;营业收入约 1亿元,较 2019 年同期恢复 75%,其中源自散客的收入已基本恢复至 2019 年同期水平。此外,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长假,不少年轻人选择本地精致慢生活。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外卖鲜花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