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昊科技-电力智能巡检龙头快速成长全方位布局海陆空隧未来可期-210924(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昊科技-电力智能巡检龙头快速成长全方位布局海陆空隧未来可期-210924(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目前我国电网建设由跨区域互联阶段逐步跨越至智能电网阶段,智能电网旨在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需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对电力设备和输配电网的智能监测需求不断提升。2009 年,国家电网首次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此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均提出了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我国政府和各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政策,行业迎来快速发展。2015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广应用输变电设备状态诊断和智能巡检技术;2017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研究制定智能电网 2030 战略,推动建立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体系;20
2、21 年 3 月,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在智能电网巡检领域,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 2020 年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意见,提出对已经完成建设的智能坚强电网加强设备巡视和运行维护管理。作为我国电网主要投资建设单位之一,根据国家电网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 2013-2020年各年电网建设投资金额较为稳定,“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完成电网投资 2.38 万亿元,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增长29%;建成投运特高压工程19 项, 2021 年计划完成投资额为4730亿元,同比增长
3、2.71%。在智能电网建设上,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修订稿),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三个阶段中,第一(2009-2010 年)、第二(2011-2015 年)和第三阶段(2016-2020 年)智能电网总投资分别为 341.00 亿元、1750.00 亿元和 1750.00亿元,占电网投资比重显著提升,分别为 6.19%、11.67%和 12.50%。国家电网提出“三型两网”发展战略,建设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电网仍将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重点。此外,随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新能源电力系统占比将逐步提升,对电网调节将提出更高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智能电网监测运维需求有
4、望进一步释放。随着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迎来高速发展,技术提升助力智能机器人功能完善和应用领域扩大,带动了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根据 IFR 数据, 2001-2019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由 7.81 万台增加至 37.32 万台,CAGR 为 9.08%。自 2015 年起,我国国务院出台了多项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推进政策,助力全球市场份额提升。早在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即发布中国制造 2025,明确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两大方向,一是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推动产业化应用。二是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智能机器人,应对新一轮
5、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国务院于 2017 年 7 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1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335.8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2165 亿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占比分别为 43%、37%、20%。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839 亿元,占全球市场的接近 40%,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分别占据中国机器人市场的 53%、36%、11%,2016 年至 2023
6、 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 18.3%。以公司主营的工业机器人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 3.30 万台迅速增长至 23.71 万台,复合增速达 48.35%,2021年 1-7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20.51 万台,同比高增 64.60%。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比重呈提升趋势,由 2001 年的 0.90%提升至 2019 年的 37.64%。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劳动力短缺成为传统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智能机器人的人工替代模式将成为未来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