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灵信息-5G接入助力流量增长边缘计算驱动万物互联-210924(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灵信息-5G接入助力流量增长边缘计算驱动万物互联-210924(17页).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SG&A 方面,公司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2018-2020 年,公司财务费用较小,管理费用稳定下降、销售与研发费用明显上升。2020 年,公司研发投入1.1 亿元,占营收比重为 26.81%。研发项目的实施在新产品研制、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改善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管理成本稳定下降。同时,为应对疫情的影响,2020 年下半年公司为积极开拓各业务板块,加大了营销投入。网络可视化系统以网络流量及数据的识别、采集与深度检测为基本手段,以串接或并接的方式连接网络,并实时识别互联网流量、采集互联网数据,据此对网络流量及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管控及相关智能化处理
2、,并将可视化的数据传递给下游客户,帮助网络的拥有者及管理者更好的分析和管控网络,实现网络流量及数据的智能化管控、商业智能以及信息安全等一系列目标。网络可视化包括流量采集、分流汇聚、数据处理、存储、应用等环节,涵盖采集分流、协议识别还原、DPI、DFI、流控、分布式计算存储、SDN、大数据、流式计算等技术环节。DPI 是网络可视化链条的数据处理环节,处于网络可视化后端。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是深度数据包检测技术,可以识别检测应用层数据。DPI 技术是网络可视化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处于网络可视化链条中数据处理环节,连接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 DPI 通过特征匹配技术,
3、将数据包在封装过程中所添加的各层头部信息解析并提取,然后与已有规则库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进行流量的识别。利用 DPI 技术可以识别各种恶意应用及其内容,与第三方应用系统配合,实现网络流量分析、网络优化及安全管控。网络可视化市场集中在政府、电信运营商以及企业三大主体。网络可视化的内在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1)信息安全与威胁加强,面向内容的监管势在必行;2)互联网流量急剧增长,运营商“智能管道”及“流量经营”成为必然;3)挖掘网络流量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经营优势。基于网络可视化的上述三方面内在需求,目前国内网络可视化产业的市场及用户主要集中在政府、运营商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三大主体
4、,政府市场目前是该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超过50%,其次为运营商市场,占比通常约 35%左右,其余为企事业单位市场。网络可视受市场高度重视。近年来,网络可视化行业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而不断得到电信运营商、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客户的高度重视。典型的网络可视化系统由网络可视化前端与网络可视化后端组成,前端通常负责流量及数据的识别采集,后端负责数据的各类分析及应用,最终满足运营商、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客户对于网络优化、运营维护、大数据运营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需求。DPI 作为网络可视化重要环节,增长明确。市场看好网络可视化,目前表现活跃的集中在汇聚分流设备,而后端的 DPI 是网络可视化链条的数据处理环节,投资建设需求与流量直接相关,增长前景十分广阔。互联网产业推动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在“宽带中国”战略以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网站内容和网络应用日新月异。根据CNNIC 数据,截至2020 年末,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国内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