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客观的动力换代升级,对人类本身将产生何种影响?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演变,在此意义上,评估“911” 事件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则应具有 “文明人类学”视角。人类文明的历史似乎总在某种循环中螺旋式上升。“盛极而衰”或者“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当前的世界格局。因此,当我们回看历史,再重新审视世界体系,对未来或许可窥知一二。3.1 冷和平“911”事件以来,新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大范围的热战打不起来,但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也极难真正发动冷战。热战打不起来、冷战无法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文提到的武装战争成本过高。这不仅包含金钱成本和生命成本,还有
2、国内社会成本、国际声誉成本都愈发重要。2001 年以来,美国发动、参与了大小战争至少有 9 次,美国的声誉提高了吗?相信有思考的人都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说到底,热战是几乎所有国家不愿见到、也承担不起的;二是全球化的不可逆性。美国、中国之争与美国、苏联之争不同,以往美苏之间的金融、贸易、产业链的相互依赖度与今日的美国与中国中之间的金融、贸易、产业链的相互依赖度不可同日而语,半个多世纪前开始的冷战是因为美国可以从政治、经济与军事几个方面相对完全地封锁苏联与阵营外国家的联系,而美国针对中国的所谓贸易战打了4年多,除 2019 年下降外,美中之间的货物贸易额每年均在上涨 27;三是从某种意义来说,超级
3、力量之间的角力,已经不需要纯粹依靠军事武器或经济封锁来发动“战争”,而是变成了多“战场”、全方位的“战争”。比如网络战争,金融战争,科技战争,舆论战争等,而这些“战场”全部都要依托于发展科技的实力。因此,美国虽然仍然在科技领域保持“老大” 的地位,但“老二”逐渐拉近的距离使得美国开始变得焦虑,开始在这些“战场” 更频繁、更重量级地出招。而如果说这些 “战场”以前就存在的话,那么如今它们是取代了热战和冷战真正成为了新的“主战场”,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此外,从欧美国内角度来说,社会运动也完全成为了和平时期的另一种武器,和平发声者、抗议示威者、甚至趁“乱” 打劫者和恐怖分子都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之类的
4、科技手段组织全面的活动甚至恐怖、犯罪行为 28。因此,在 21 世纪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范围的战争很难出现,而发动冷战的条件目前也是不具备的,况且,在以科技为核心的真正“战场”上,看似和平的世界各国,其实仍在进行着博弈和对抗。如此一来,“冷和平”的态势正在显现。3.2 软中心“冷和平”的显现也标识着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战争令其深陷泥潭,不少人认为美国的 “衰落”自此开始。如何定义与衡量美国的“衰落”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口径不一的硬性指标很难作为美国绝对衰落的直接证据。然而,在人们的普遍感知中,如今美国的确不复当年繁盛。事实上,美国二十年来所经历的“衰落”,更
5、确切的说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相对于美国的崛起。2001 年,中国 GDP 占世界的比重不足 4%,而美国的相应比重占全球的31.4%。2020 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17%,而美国的相应比例降至 24%29。中国 GDP 占美国 GDP的比重,也从 2001 年的 12.7% 升至 2020年的 70%。仅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现在的中国与美国一样,都可视为世界的“软中心”。与其说美国在“衰落”,不如说美国步入了一个实力相对下滑,且霸权逐步收缩的周期。伴随着中国的追赶,这个过程无疑是缓慢而渐进的,但目前也确实出现了部分标志性的进展。现阶段,美国最深层的焦虑,源自于中国在
6、科技创新领域势头正劲,而自身不排除面临后继乏力的瓶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拥有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力,也就意味着掌握引领人类文明的能力。在科技的维度上,曾经的美国好像远非中国所能望其项背,但今天的中国却也是凭着真实的进步不断靠近美国。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指标 2021报告, 2017 至 2019 年,中国在公共部门研发经费、公私部门研究人数、顶级期刊论文数、被引论文数等诸多关键指标上,首次超越美国,来到世界的第一顺位。得益于蒸蒸日上的国力,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有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