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石通-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勃姆石先锋电子材料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10921(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壹石通-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勃姆石先锋电子材料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10921(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各家原料相同,工艺控制存在 know-how。中铝、极盾、壹石通原料均为氢氧化铝,辅料均为纯水(去离子水、软水)。流程上基本遵循“原料制浆浆料处理晶型转化后处理干燥气流打散包装”。主要技术壁垒在晶型转化,之后的流程主要为通用流程,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尤其是控制磁性异物的含量,存在一定 know-how。壹石通特有“表面改性”环节,且具有相关专利。表面改性:将中间品表面进行纳米 SiO2包覆处理,而 SiO2 正是壹石通的优势产品(已为日本雅都玛等日韩企业长期稳定供货),可实现自供,且壹石通对其特性较为了解,推测改性步骤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勃姆石的性能。根据二氧化硅包覆的微纳米材料的制
2、备与应用一文:二氧化硅作为包覆层可提高被包覆粒子的高温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由此,勃姆石经包覆后高温稳定性的提升,可增强隔膜的安全性。衡量勃姆石性能的关键指标主要为纯度(越高越好)、中位粒径(分布越窄好;小粒径是趋势,技术壁垒更高)、比表面积(范围越大越好)和磁性异物的含量(越少越好)。壹石通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从各家产品来看,壹石通、德国纳博特、国瓷材料的产品涵盖隔膜涂覆和极片涂覆两种,而其他公司只有隔膜涂覆产品。其中隔膜涂覆较极片涂覆产品难度性更大,因此对比各家隔膜用勃姆石更能看出产品差距: 从纯度来看,壹石通=极盾=国瓷>纳博特>中铝。 从中位粒径窄度看,各家差距不大;从粒径
3、的大小看,壹石通优于其他公司。1)壹石通的主流产品 BG 611 中位粒径分布在 0.7m,最早能追溯到 2015 年(或之前)就已通过日本客户认证反馈良好;而中铝对标产品 LSB-2-2(粒径几乎一致)于 2020年 3 月推出,可看出壹石通的产品线明显早于中铝。2)从下一代产品小粒径产品看,壹石通已经可以做到 0.1-0.3m,领先于纳博特 0.35m、中铝 0.2-0.4m,而极盾和国瓷尚无 0.4m 以下的小粒径产品。 从比表面积范围看,壹石通优于中铝、极盾、国瓷(纳博特没有提供表面积范围)。 只有壹石通披露了磁性异物的含量,尺寸为 100m 以上的磁性异物数量达到<5 个/kg的水平,得到宁德时代反馈“壹石通的磁性异物控制的更好,每公斤勃姆石可以实现个位数的水平,壹石通的磁性异物控制技术国际领先”。壹石通于 2006 年成立,董事长蒋学鑫结合自身在二氧化硅领域的相关研究,为电子通信材料行业巨头日本雅都玛公司解决芯片封装的问题。2008 年,公司开始关注勃姆石在电子通信及电池行业的应用前景,并于 2013 年推出锂电涂覆用勃姆石产品。同年,公司开始研发高纯度氢氧化铝阻燃材料,2015 年进一步推出陶瓷化阻燃剂产品,成功应用至电线电缆阻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