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博研究院:2020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报告(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博研究院:2020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报告(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全球各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选择上各有差异。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均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在纯电动汽车的专利数量上有较大的优势,但在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劣势比较明显;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占据明显优势,但是技术转化和应用上明显不足;美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上比较均衡,拥有特斯拉这一全球第一电动汽车品牌,牢牢掌控着全球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全球商业化做得最好的国家。根据 PATSTAT(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的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利数量是 239789 个,美国是 193344 个,这说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成果转化方面
2、,有超过美国的趋势。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促进下,我国的纯电动汽车领域专利数量在过去十年上升迅猛,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专利来源国。这可以说明我国企业、高校等研发机构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从专利数量上来看具有较强的优势。中国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比较全面和均衡。除了动力电池材料及制作、动力电池包管理专利量在全球占据第二、三的位置外,中国在快速充电、无线充电领域的专利数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事实上,中国国产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上,已经呈现出赶超特斯拉的态势。比如今年 7 月,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中大型轿车比亚迪汉上市,NEDC 续航最高可达 605 公里,超
3、过了特斯拉 Model 3。今年小鹏 P7 高配车型 706 公里的续航里程更是拿下了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首位。再就是中国的汽车电池制造企业龙头宁德时代,与韩国 LG 化学呈现双寡头的格局,有望借助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扩展与完善,不断积累技术优势和提升市场份额。中国在充电技术领域的提前布局,为制定世界范围内的统一标准打下了基础,如果中国在充电技术上能够像 5G 一样制定全球标准,那么,中国不仅对外输出纯电动汽车,而且输出相关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并非没有可能。虽然在全球市场,中国的造车势力还无法撼动特斯拉的龙头地位,但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特斯拉一家独大的格
4、局。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成长得很快,而且成功者都有明显的标签。在特斯拉以科技感为标签之外,蔚来以豪华品牌为标签、理想以高性价比二娃家庭用车(大型 SUV)为标签、小鹏以高性价比的自动驾驶为标签、上汽通用五菱以超高性价比代步车为标签。特斯拉选择采用软硬件自研的方式发展自动驾驶,充分利用开源系统进行 OTA 迭代升级,塑造科技感标签。特斯拉与 Space X“共享”同一个 CEO 马斯克,在一定程度上,Space X 在航空航天复杂科学领域的成功,也强化了特斯拉科技感的标签。因此,如此强大的特斯拉是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需求各异,给了
5、中国造车新势力以更多的拓展空间。蔚来通过提供极致服务、圈层营销,使其跻身国内豪华电动汽车品牌;理想定位为二娃家庭车,该品类产品较少,价格较高,而且盈利能力已超蔚来,显现出出色的费用管控能力;小鹏汽车则主打高性价比的智能驾驶,其自动驾驶水平处于国产品牌领先地位。从全球来看,虽然特斯拉的龙头地位一时难以撼动,但是,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也牢牢守住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梯队。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国产电动车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将逐步提升,同时也有着对外输出的能力。根据美国新能源汽车2025路线规划,要在2025 年达到纯电动汽车在汽车市场占比10%,在 2040 年占比 35%的目标。目前美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
6、份额在 2%左右,即美国在 2025 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要比 2020 年至少翻 5 倍,2019 年美国共售出 325,000 辆电动汽车,粗略估计到 2025 年销量突破 160 万辆,仅相当于中国今年的销量。各国公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汽车的电动化。挪威计划 2025 年禁售燃油车时间最早,而包括英国、以色列、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加州、加拿大魁北克省、韩国首尔市、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或地区将先后在 2030 年-2040 年禁售燃油车。而走在油电混合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