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美基金业发展变革与创新及商业模式与竞争力研究报告(8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美基金业发展变革与创新及商业模式与竞争力研究报告(80页).pdf(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养老金是共同基金的重要持有者,且现金流维持平稳。考虑对股票市场持有市值来看,2000年美国401K计划共同基金持有量为8320亿美元,其中对股票持有市值为5730亿美元,仅401K计划资产持有股票的市值就占股票总市值的4.7%,其中不包括混合型中股票的占比。根据ICI公布数据,2021年Q1末(最新数据),美国401K计划共同基金持有量为4.55万亿美元,其中对美国股票持有市值为1.6万亿美元,占美国股票总市值(2018年末世界银行数据)的5.3%。可以看出401K计划的实施给美国股票市场带来大量新增资金,在推出后20年的大牛市中,给股票市场贡献了近60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而到当前更是贡献了
2、1.6万亿美元的新增资金。个人退休账户和界定公款计划投资流比来自非退休源头的平稳。且在美国几次大的熊市,401K计划参加者缴费水平保持的非常稳定,从而使投资基金保持持续效率。伴随通胀减缓、利率降低,债券型基金规模及占比一度持续提升,金融创新下债券型投资工具丰富。1981-1986 年,利率持续下行债券价格持续上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金融市场管制较严,20世纪80 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进入后半场,同时金融创新松绑,1981-1986期间,零息债券(1981年)、动产抵押债券(1983年)、可变期限债券(1985年)、保证无损债券(1985年)、参与抵押债券(1986年)等金融工具陆续被创造出
3、来,债券类投资资产得以丰富;同时美国利率下行降低货币市场基金吸引力,债券资产价格上升,而在1986年以前,利率市场化仍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名义利率整体处于下行通道,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股指虽有上涨但尚未出现牛市行情,1981-1986债券型基金规模爆发,从1981年末的140亿美元增长至1986年为2433亿美元,5年 CAGR达到77%,占共同基金的比重从5.8%提升至最高时为34.0%。1987年后伴随利率市场化正式完成,利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低位水平,叠加股票型基金规模快速上涨,债券基金规模稳步提升,但占比逐渐下降。货币市场基金竞争环境恶化。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完成于1986年,货币基金面临来自
4、存款机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的竞争,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1985年以后,货币市场基金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由于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增长,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份额呈波动下降趋势,但1985一1990年间,其资产比例仍居首位,维持在41一50%之间,直到1992年以前,其资产份额还一直占三分之一以上。稳定向上期:2000至2020年,多元向上全面发展宏观环境:两次危机不改共同基金增长趋势危机不改共同基金向上势头。进入2000年以来,美国股市经历过两次危机。一次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同年美国遭受“911”袭击,股市受到重挫,逐步走向熊市,经济也步入整体下滑通道
5、。第二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共同基金在两次危机中整体规模都随股市下跌而缩水,但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稳步推进。地区间分工协作促成全球化成为重要、不可逆趋势。此外,量化、高频交易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也为基金行业创新奠定基础。行业变迁:全球化、指数化、科技化并进经济全球化显著提升投资国际化进程。美国公募基金基础制度为共同基金国际化奠定基础,部分美国老牌基金公司早在20世纪5、60年代就意识到全球市场投资是长期发展趋势,通过设置分支机构、创设国际化产品等方式开启国际化布局。21世纪以来投资者寻求海外投资机会需求显著增加,但投资者直接购买无法在美国证券市场流通的国外证券存在难度、风险与高成
6、本,而共同基金提供一条便捷有效地国际投资渠道。伴随许多投资者通过购买国际股票基金、全球股票基金、地区股票基金和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而间接投资国外证券,大量资金涌入国际股票基金,共同基金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ETF迅速成长。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协会(SEC)批准发行了第一只ETF,这是一只跟踪标普500指数的被动投资ETF。2008年,SEC批准发行第一只主动投资ETF。早期的主动投资ETF主要借助量化投资模型构建投资组合。2009年5月,发行第一只不借助量化模型而主动选股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