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简科技-高端碳纤维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210908(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简科技-高端碳纤维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210908(23页).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现代化战争中,无人机的作用日益凸显,对战争影响愈发重要。2018 年 11月的解放军报有文章刊登,无人机作战将成为未来空战重要作战样式。从军用角度看,无人机可以进行侦察、监视、对地攻击和对海攻击,甚至还有挂载空空导弹的旋翼无人机。同时,无人机也在呈现群族化的趋势。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尽管一些中小微型无人机个体不大,携挂弹药也不多,打击距离还不远,但不能忽视其多机体联网作战能力。此外,无人机现在也在向高端化发展。相对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的制造门槛一度较低,但近年来一些无人机生产商纷纷采用有人机采用的先进技术,推出一些高端无人机,如微型隐身无人机。无人机复合材料用量比例较高,其快速发展将直接带动碳
2、纤维需求量上升。无人机由于具备低成本、轻结构、高机动、大过载、高隐身、长航程的技术特点,对减重的需求较为迫切。故而,其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基本是所有航空器中最高的。美国全球鹰(Global Hawk)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共用复合材料达 65%,先进无人机复合材料的用量更是不断提升,X-45C、X-47B、“神经元”、“雷神”上都运用了 90%的复合材料。我国方面,以翼龙 I-D 无人机为例,其复材使用量也已超过 80%。此外,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其在灾情巡逻、环境监控、大地测量、空中摄影及气象观察等民用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在2021年7月的河南灾情来看,翼龙无人机对灾情探测发挥了重
3、要作用。展望未来,在无人机应用日益广泛、数量提升的背景下,碳纤维复材需求量有望增加。假设一、数量假设: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1披露的数据,当前我国军机与美国数目差距较大,我们预计未来 10 年,我国国防装备部分型号有望放量,预计战机、特种飞机、加油机、运输机、武装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分别预计增加1000、250、150、200、800、600、3000 架。假设二、质量假设:由于相同类型下的不同代次、型号的军机结构重量不同,我们以该类型下军机结构重量区间内的中枢值计算其结构质量。假设三、用量假设:战斗机、无人机、武装直升机的碳纤维复材用量我们以当前我国主要型号战机披露的
4、数据做的测算。同时,我们预计其他型号军机复材用量为 10%。假设四、利用率假设:碳纤维复材中碳纤维的质量约为 70%,其他 30%的质量为基体质量。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预计约有 20%的碳纤维损耗。基于以上四点假设,我们可以测算出未来 10 年,特种市场碳纤维需求量约7500吨。中简科技是国内领先的高端碳纤维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坚实的研发技术支撑,主要产品为碳纤维及其织物,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公司已具备高强型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
5、、ZT8 系列(T800 级)、ZT9 系列(T1000/T1100 级)和高模型ZM40J(M40J级)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其中ZT7 系列产品已被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2008 年-2012 年,公司起步,技术积累期:2008 年 4 月,为承担科技部重点项目“863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化”,中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设计,公司于2010年8月建成一条150吨/年(12K)或50 吨/年(3K)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同年 10 月,公司开始自制原丝的氧化碳化调试工作,并于2011 年制备出符合航空航天指标要求的T700级碳纤维产品,成为公司全线打通生产工艺的
6、标志。2012 年,公司生产的高性能 T700 级碳纤维产品牌号确定为ZT7 系列并开始工程应用验证,成功填补国内 T700 级碳纤维工程化应用空白的首发公司;同年 6 月,公司实现 ZT8 系列碳纤维稳定生产。2012 年-2014 年,通过验证,稳定供货期:2012 年 12 月至 2014 年 3 月,公司ZT7 系列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通过工程应用验证阶段的层层评审首次全面应用于国产航空航天领域,正式进入稳定供货阶段,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与封锁,践行国家自主保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