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1 年二季度 CIER 指数为 2.09。受招聘需求人数增幅大于求职申请人数影响,CIER 指数环比季节性上升。同比变化方面,本季度国内疫情形势基本稳定,招聘需求人数增加明显,而通过线上渠道求职的人数降幅较大,CIER 指数较 2020 年二季度显著回升。利用季节分解法,剔除季节因素影响和不规则波动,2017 年三季度开始CIER 指数(趋势与周期)从高点持续下行,在 2020 年二季度达到阶段性低点后又开始回升,至 2021 年二季度已连续上升了四个季度。基于计量模型的预测显示,2021 年三季度的 CIER 指数的周期成分将高于二季度,趋势成分将略低于二季度,季度因素将略高于二季度。
2、综合来看,季节因素和周期因素共同作用下,2021 年三季度 CIER 指数将高于二季度;同时,受周期因素作用,也将明显高于 2019 年和 2020 年同期水平。分行业来看,本季度教育/培训/院校行业处于榜首,中介服务、专业服务/咨询、物流/仓储和娱乐/体育/休闲等行业 CIER 指数也仍相对较高。多数景气指数较高的行业 CIER 指数同环比均上升。景气指数较低的行业主要仍是能源/矿产/采掘/冶炼、礼品/玩具/工艺美术/收藏品/奢侈品和环保等,多数行业 CIER 指数较上季度有所上升,但就业竞争仍较为激烈。分职业来看,本季度教育/培训职业的景气指数首次升至首位。在市场管制强风暴下,该职业招聘需
3、求仍强劲,家教类岗位拉动整体的招聘需求人数大幅增长,CIER 指数同环比均显著上升。技工/操作工、烹饪/料理/食品研发和销售业务等职业 CIER 指数也较高,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CIER 指数多数有所上升。景气指数较低的职业主要为高级管理、IT 管理/项目协调、公关/媒介等。CIER指数同环比小幅回升。分区域和城市来看,本季度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CIER 指数仍呈现依次递减趋势,且同环比均上升。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二三线城市 CIER 指数较高,珠三角地区的中山、东莞、佛山等城市就业市场也相对宽松。而京津冀地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北京和天津的就业竞争激烈。东北地区 CIER 指数也仍
4、较低,沈阳、哈尔滨和长春等城市的就业状况仍未有大的改观。分企业规模和性质来看,本季度各类企业 CIER 指数同环比均回升。大型企业 CIER 指数仍最高,且招聘需求人数上升明显,中小微型企业 CIER 指数仍相对较低。民营企业 CIER 指数仍较高,国企就业竞争仍最为激烈,外资企业的需求和供给进一步收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联合推出 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反映我国就业市场的整体走势及景气程度。该指标采用智联招聘全站数据分析而得,通过不同行业和职业、不同地区和城市、不同企业类型等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反映就业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变化,进而起到监测中国就业市场景气程度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