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江企业-包装业务稳定增长铝塑膜受益国产替代“买入”评级!-21083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江企业-包装业务稳定增长铝塑膜受益国产替代“买入”评级!-210830(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根据产品形态不同,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圆柱形、方形和软包电池三类。1)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采用相当成熟的卷绕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品质稳定,成本相对较低。此类电池在日本、韩国较为流行,我国也有相当规模的公司生产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其中,最早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是由日本 SONY 公司于 1992 年发明的 18650 锂离子电池,因为 18650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历史相当悠久,所以市场的普及率非常高;2) 方形电池:国内普及率很高,因为方形电池结构较为简单,不像圆柱电池采用强度较高的不锈钢作为壳体及具有防爆安全阀的等附件,所以整体附件重量要轻,相对能量密度较高,所以国内动力锂电池厂商多采用电池能
2、量密度较高的铝壳方形电池。但由于方形锂离子电池可以根据产品的尺寸进行定制化生产,所以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种型号,而正因为型号太多,工艺很难统一;3) 软包锂离子电池:软包锂离子电池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与其他电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软包装材料(铝塑复合膜),这也是软包锂离子电池中最关键、技术难度最高的材料。软包装材料通常分为三层,即外阻层(一般为尼龙 BOPA 或 PET 构成的外层保护层)、阻透层(中间层铝箔)和内层(多功能高阻隔层)。软包电池优势明显,2020 年全球软包锂电池出货量占比提升至 55.83%。总体来看,锂离子电池一直存在路线之争,从正极材料分类来看,目前三元趋势已较
3、为明确,从外形分类来看,方形、圆柱和软包并存。据利元亨招股说明书,2012 年至 2019 年,软包电池在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占比从 23.93%逐渐上升至 53.68%,2019 年软包电池出货量首次超过其他两类消费锂电池(圆柱和方形铝壳电池)的总出货量,2020 年软包电池在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占比进一步上升至 55.83%。其中,软包电池在 3C 智能数码产品领域已获得成功,渗透率已经超过 70%。软包电池出货量带动铝塑膜增长。2020 年全球软包锂离子电池出货量 107.7GWh,同比增长 28.1%。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1)以 LG 化学、AESC 和 SKI 等为
4、代表的软包动力电池企业 2020 年出货量快速增长;(2)在小型电池领域,尤其是在 3C 领域,软包电池的渗透率快速提升,且部分软包产品已经逐步在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小动力领域展开应用;(3)储能电池领域,以 LG 化学为代表的公司出货量增长也非常明显。铝塑膜方面,据 EV Tank 数据,2020 年全球铝塑膜出货量达到 2.4 亿平米,同比增长 23.7%,按照 2020 年平均市场价格 22 元/平米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52.8 亿元。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是高阻隔性。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简称“铝塑膜”),是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对锂离子电池内部材料起着
5、保护作用。铝塑膜由外层尼龙层(ON 层)、中间铝箔层(AL 层)、内层热封层(CPP 或 PP)构成的复合材料,层与层之间通过胶黏剂进行压合粘结,其中外层尼龙层(ON 层)通常由尼龙或者 PET 组成,用于保护中间铝箔不被划伤,减少碰撞等外部因素对电池的损伤;中间铝箔层(AL 层)通常由铝箔组成,用于防止氧气、水分侵入;内层热封层(CPP 或 PP)通常由流延聚丙烯改性而成,起封口粘接的作用。因与电池的内部材料直接连在一起,所以电解液会浸润到铝塑膜的内层,故要求铝塑膜必须满足极高的阻隔性、良好的热封性能、良好的延展性、柔韧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指标。另外,还要求软包材料能够抵挡有机电解液溶剂的溶胀、溶解、吸收的同时还要保证对氧、水分的严格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