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与上中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与上中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37页).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其中,上游包括钴、锰、镍矿、锂矿、石墨矿及稀土等。上游产品多数为标准品,呈现同质化,周期性,并有资源依赖。中游包括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极耳等加工形成电芯以及定子、转子、电池模组、线束、连接器以及BMS管理系统整体组成的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与电机、电控系统共同构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中游产品为半标准品,有技术和规模依赖,定价权一般。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下游产品差异化,有产品创新能力依赖,拥有零部件定价权。下面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分析。其中,上游主要针对锂、钴、镍环节进行分析,中游主要针对动力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进行分析,下游主要针对
2、新能源汽车进行分析。锂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元素。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锂盐,是锂离子能量的载体,当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穿过隔膜进入正极,而充电时,锂离子穿过隔膜进入负极。全球锂资源总量丰富,分布集中。2020年全球锂资源可采储量约为 2100万吨(金属锂),静态储采比超过256 年,锂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和中国, 2020年4国可开采锂储量占比达82%。其中,中国可开采储量 150万吨(金属锂),占世界总可开采储量 7.1%。中国的锂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四川、江西等四省区。中国的锂资源主要为盐湖、锂辉石和锂云母。其中盐湖锂占比 83%,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矿物锂占比
3、17%,其中锂辉石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锂云母主要分布在江西宜春。锂资源的主要供给端为国外锂矿和南美盐湖。2020 年国外矿山锂资源供给占比 45%,南美盐湖占比 32%,国内盐湖占比 12%,国内锂矿占比11%。受技术、资源、规模等因素的影响,锂资源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2019年CR5达到 75%,前五大厂商分别为雅宝、SQM、赣锋、天齐、Livent。国内锂盐形成加工在内,原材料在外的格局;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未来开发国内资源是关键。2020 年中国碳酸锂产能和氢氧化锂产能约 50.69 万吨 LCE,约占全球的 65%。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超过 70%的锂资源依赖于海外进口
4、,其中澳大利亚进口比例达到 60%,容易受国际关系影响。考虑到中国需要减少对锂这一战略金属的进口依赖性,开发国内资源是关键,未来将依托国内盐湖、锂辉石及锂云母资源重点发展锂资源开采利用环节。钴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钴酸锂、镍钴锰、 镍钴铝正极材料。钴元素主要起稳定三元材料层状结构,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改善循环性能的作用。储量上看钴资源相对匮乏,分布高度集中。 2020 年全球钴资源可采储量约为710 万吨(金属钴),静态储采比50年。钴资源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中国钴矿资源短缺,储量仅占全球的 1%。产量上看钴产量高度集中在刚果(金)。全球钴主要生产国有刚果(金)、俄罗斯、澳大利亚、菲律宾、古巴等,钴高度集中在刚果(金)(占比67.9%),中国的钴产量仅占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