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2018版灵活以太网技术白皮书(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2018版灵活以太网技术白皮书(15页).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FlexE标准于2015年初在Optical Interworking Forum(OIF)启动,并于2016年发布了FlexE IA1.0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对100GE PHY的支持,是业界关于FlexE的首个标准,一经发布即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目前,OIF关于FlexE IA2.0的标准已经发布 (参考文献5),该标准相对IA1.0版本,增加了200GE/400GE PHY的支持,保持了与FlexE IA1.0相兼容的复用帧格式以及100/200/400GE PHY速率适配的Pad机制,并且基于移动回传应用场景增加了对IEEE 1588V2 时间同步的支持。在OIF标准工作之外,包括ITU
2、-T、IETF、BBF等标准组织也开始启动了FlexE相关标准化工作: ITU-T Q11/15和Q13/15工作组正在定义FlexE的Unaware、Terminate和Aware模式在OTN上的映射,预计会通过G.709标准的补充版本发布。其中,基于FlexE Unaware模式下的映射承载参照了100GBASE-R在OTN中的PCS Codeword透明传输模式;Terminate模式下的传输本质上就是现有传输设备承载以太网数据的方案,可以支持通过Idle/Padding机制进行速率调整;Aware模式在OTN上的映射通过最新定义的Idle Mapping机制实现,支持UNI侧 Clie
3、nt数据流与DWDM链路速率的调整与适配。 FlexE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功能在OTN映射中的机制也在讨论中(参考文献6)。 BBF(BroadBand Fourm)于2017年5月启动了“Network Services in IP/MPLS Network using Flex Ethernet”的标准项目(参考文献7),定义如何在IP/MPLS网络中通过FlexE接口实现增强型QoS功能架构,以及如何基于现有网络兼容支持FlexE接口的隧道技术以更好地承载带宽和延时保证型业务。在BBF2017年Q3会议期间,多个基于FlexE的技术方案被接纳。这些提案包括FlexE在IP/MPLS网络中部署的技术方案和架构、基于FlexE的网络分片以及结合Segment Routing实现更灵活路径提供/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