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Accenture:战略竞争敏捷性从“我”到“我们”—“使命驱动型”品牌异军突起(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森哲:Accenture:战略竞争敏捷性从“我”到“我们”—“使命驱动型”品牌异军突起(14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品牌使命驱动“成长”和消费者愈发看重企业立场呼应的是,企业界有识之士关于“企业目的”的反思和讨论也日盛。马云曾提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观点,他的理由是,没有客户和员工的满意,股东利益就无从谈起。牛津大学经济学家柯林梅耶(Colin Mayer)认为,弗里德曼“仅专注于利润”的信条对企业施加了不自然的限制,使它们无法以多元的方式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他在所著的繁荣一书中写道,“从多重目的、服务大众的企业退化成单一目的、自私自利的实体”只在过去五十年内发生7。他表示,在金融资本稀缺的时代,将股东利益凌驾于员工、环境或社区之上或许不无道理,但如今资金充裕,而人力、自然及社会资本则供不应
2、求。哈佛商学院的约瑟夫鲍尔(Joseph Bower)和林恩潘恩(Lynn Paine)也认为,所有公司“均隶属于政治及社会经济系统,该系统的健康对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8 。与理论界相呼应,有关“企业使命”的讨论一直是近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保留话题。过去50年里,公司总是将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举措导致社会对企业的信任缺失,因此现在很多人愿意尝试新的方式,这也是使命驱动型品牌提出的原因所在。投资者不会停止以股价来评判首席执行官(CEO)的表现,但如何抓住“道德资本契机”所提供的机会,将公司自身利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融为一体,让公司的利润源自于追求更为宏大的社会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对企业家智慧的考验,也是对伟大公司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