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氢能源车行业发展前景及上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氢能源车行业发展前景及上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综上,将氢燃料电池系统特有的关键组件进行分类,在年产 10000 台 FC系统的前提下,膜电极成本占比最高,接近 35%,其中含铂催化剂占了近一半,接近 FC 系统总成本的 16%;膜电极之外,除其他外,占总成本比例最高的是空气压缩机,占 19%;其他几项关键组件:双极板、密封层、电解质膜、扩散层占总成本比例大体接近,约 7-8%左右。氢燃料电池布局从整车、系统到关键组件逐步强化1)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布局好于关键组件燃料电池系统包含关键组件和系统集成,其中最核心的集成组件是电堆,而电堆中的核心集成组件是膜电极,目前国内已经具备系统集成和关键组件集成的国产化能力,部分单一关键部件也具备国产化
2、能力,但相当一部分关键部件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或者仍处于实验室研发和小规模试样阶段。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主要布局在系统集成领域,而细分零部件方面参与企业大多属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或者依托国内高校(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同济大学、大连物化所等)的实验室,主要原因在于产业规模尚未形成,无法形成量产和足够的商业价值。关键零部件中,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扩散层国产化能力偏低;双极板和空压机国产化水平较好;密封层由于单位价值较低以及缺乏稳定的量产需求因此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并且工艺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加湿器由于产值占比较小,参与企业较少。系统集成方面,以潍柴动力、大洋电机、国鸿氢能为代表的企业以合资形式获得国外公司技术授权,而另一批以亿华通、重塑股份为代表的的企业主要依靠自主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