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国产中间件未来:市场空间大国产化渗透率低第三方商业版本利益长存-210818(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行业国产中间件未来:市场空间大国产化渗透率低第三方商业版本利益长存-210818(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开源开发模式是中间件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开源中间件就是开放软件的源代码,并提供对应的示例到开源社区,比如提供代码贡献者指南这类的文档。当前国外开源版本的中间件在全球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国内开源开发模式的中间件还处于起步阶段,云服务商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已经将云中间件核心部分开源。开源开发模式能不能走得长远还是要看能否为公司取得长期实在的收益,短期来看开源有助于公司提升声誉和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和招聘到相关的技术人才,而人才是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长期来看,一家公司的中间件业务场景和覆盖行业是有限的,开源之后会应用到更多更大的用例场景,更容易发现软件存在的Bug,也就有了进一步完善和
2、迭代技术的可能,有助于提升中间件技术升级和产品竞争力。我国中间件市场开源与商业版本将继续并存。虽然未来开源是海外主流趋势,但我国的国情不同。首先政府、金融和电信三大行业的采购占市场的近 70%,而这些行业对于中间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开源项目的劣势恰好是存在安全隐患和未知风险较高。相比于开源版本的中间件,使用商业版本的中间件恰好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其次是中间件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对专业性的人才要求较高。如果使用开源的中间件则需要专业的团队来维护,无形中增加了政府或者企业的使用成本。最后是开源中间件的持续性问题,开源的产品经过大量的业务场景应用后,一旦发现存在的 Bug,很难得到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无疑加大了采购和应用的风险,而国产厂商的商业版中间件大多深耕十几年,内部有专门的研发和解决问题的团队,可以保证产品的持续使用。所以未来中间件在拥抱开源的同时依旧会有商业版本存在的价值,尤其是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对商业版本中间件较为依赖。